摘要:忆(提取)能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外语学习与记忆的一般规律—— 忆(上篇)讲了记时建立的联系在忆(提取)时有什么用,什么会影响提取,以及提取遇到困难怎么办。本篇回答两个问题:提取对记忆有帮助吗?如果有,提取能提高学习效率吗?
1. 提取对记忆有帮助吗?
记忆在编码存储后并不是不变的[1]。每提取一次,记忆变化、巩固一次。见文章开头图示。
首先,巩固过程(Consolidation)是记忆对象从短期记忆进入长期记忆并在被提取前一直处于非活动状态。然后,提取是从长期记忆中找出处于非活动状态的记忆,将其激活进入短期记忆变成活动状态(Reactivation)。这个被激活的记忆处于新情景中。最后,再巩固过程(Reconsolidation)就是这个新情景下的记忆进入长期记忆,对记忆进行巩固。因此,如果只记不忆(提取),就没有后面的再巩固。
对外语学习的启示:
第一,学后要自我检验。这样不仅能知道学习效果,而且能巩固所学。
第二,记和忆之间须有间隔。比如背一段话,一遍接一遍不停背,不如背一会儿后把它搁一边,隔一段时间再背效果好。因为不停背,大部分或全部信息就在短期记忆,不涉及从长期记忆提取和再巩固。
2. 提取能提高学习效率吗?
研究表明提取(忆)比其他常用学习方式更能使记忆保持长久。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2]。研究者让实验人员在相同时间内学习一篇科学文章,学习方式分三种:
1)重复学,即学一个时间段后跟着重复学三个时间段,
2)画概念图,即学一个时间段后在余下时间看文章画概念图,
3)提取,即学一个时间段后回忆文章内容,能回忆多少是多少,回忆一遍后再学然后再回忆,如此重复。
一周后,实验人员参加简答题考试。结果:提取学习方式回忆的最多。
为排除文章类型和考试题型的影响,研究者做了进一步实验。用了列举型(描述不同肌肉组织的特性)和过程型(描述消化过程)两类文章,并采用了不看文章画概念图和简答题两种考试题型。结果仍然是提取学习方式回忆的最多。当然,画概念图并不只是一种深度学习方式,如果不看文章画概念图,也包含提取。
心理学家进一步检验了包含提取的画概念图的学习效果[3]。每个实验者学两篇各280字左右的文章。学习阶段为阅读5分钟,进行学习活动10分钟,再阅读5分钟,再进行学习活动10分钟。学习活动分四种:
1)有原文画概念图,
2)有原文分段落写出文章内容,
3)无原文画概念图,
4)无原文分段落写出文章内容。
一个周后考试,10个问题要求回答原文中的字词,4个推断性问题。
结果显示:包含提取的学习活动,3)和4),比不包含提取的学习活动,1)和2),得分高,记忆效果好;包含提取的两种学习活动效果无明显差别。对比有、无原文画概念图的结果,说明即使学习时进行了深加工,若不提取,记忆效果并不好。显然,提取能提高学习效率。
对外语学习的启示:学后实际运用、自我检验或考试都需要提取,都是高效学习方式。因此,学习时要找机会运用所学,要自我检验,而不是学、学、学,等到考试来检验。
小结:
●忆(提取)能巩固记忆,
● 忆(提取)能提高学习效率。
(中篇完)
如果想看作者前面的文章,可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
参考文献
[1] Inda, M. C.,Muravieva,E.V., &Alberini,C.M. (2011).Memory retrieval and the passage of time: from reconsolid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o extinction.TheJournal of Neuroscience,31,1635-1643.
[2] Karpicke, J. D., & Blunt, J. R. (2011). Retrieval practice produces more learning elaborative studying with concept mapping.Science,331, 772-775.
[3] Blunt, J. R., & Karpicke, J. D. (2014). Learning with retrieval-based concept mapping.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06, 849-858.
后续文章:
外语学习与记忆的一般规律—— 忆(下篇)
外语学习与语言记忆
怎样打牢基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