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驱动力
为什么都听说“英语很重要”,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六年,竟然就是搞不定英语,这是为什么呢?并且通常还是全方位搞不定“——听说读写全都不行。
可以肯定的是,习得一门外语,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甚至可能不需要智商。
学好英语明明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明显并不是受限于智商,为什么难住了那么多人?难住了那么大的一个比例?
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
既然不是”刚需“,那就是”不必需“,于是,事实上“不用也可以”,事实上“没有也行”,虽然“有倒也挺好”,可“没有的话顶多是有点怨念而已”。
(我要直接阅读原版,接触一手的资料,很多一手资料都是英文版,所以,用英文阅读就成了我的刚需。)
另外,写作和输出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刚需,需要输出就需要大量的输入,需要有故事和素材,所以会主动和更多的人接触,了解,聊天,学习!倾听!大量阅读和听网课!
对我来说,”说英语“真的不是刚需,”读英语“才是刚需,对我来说,“赚钱”是刚需,因为我想要去上好的课程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成长”是刚需,所以写作和阅读,对我来说就是刚需。
有一部分人,他们善于分析(也因此常常能做出更优的决策)他们善于琢磨(也因此常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见解),他们也善于说服别人(也因此必然有更强的影响力)...
是什么驱动他们不屈不饶地成长成那个样子呢?
寻求真相,对他们来说,就是刚需;若是不能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就难受,看到一点希望就会欣喜若狂,遇到一点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真相就像是火,他们就像是飞蛾,还有什么比飞蛾扑火更自然的吗?
分析能力,简直就是“一切能力之王”。
为什么就有少数人最终“无师自通”地习得了这个能力?因为对那些少数人而言,分析就是刚需,弄不明白就难受的要死。分析是刚需,所以为了满足这个刚需,需要学什么就去学什么,需要用什么就去用什么,需要克服什么就去克服什么,谁都拦不住,因为这可是刚需。
优秀是一种习惯,把优秀变成自己的刚需。
这句话肯定是对的,因为所有的刚需,都必然显现为“习惯”。就像到点儿吃饭一样。
甚至,“习惯”很可能只不过是“刚需”的另外一个说法。
当优秀成为自己的一种刚需的时候,优秀必然会达到的;反之,就不可能达到,甚至于会反响达到一种“自证预言”必然自证的境界。
优秀的人,他们在这方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态度: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
面试时候,面试官提问的简单问题:你在哪方面做到过第一,做到过最好?哪怕是局部,哪怕是小范围?有吗?(在数学考试方面做到过,在羽毛球比赛做到过,在讲解比赛做到过)
什么是牛人?
1、有做第一的执念:2、有过第一的经验3、有过多次第一的经验和总结!
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过去二十年里,科学家们对人脑得认识突飞猛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这样得:
大脑是可塑的。
刚需塑造大脑
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也就是说,其实就是对刚需的认知与选择。
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