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距离中考还有八十多天,又面临第二次月考,可是有些孩子居然无动于衷,让人有点担忧,但又无能为力。
昨天,四班的语文课,由于晚自习就要考语文,我在考前让他们做了一份试卷,课堂上评讲试卷,再次强调一下做题的方法及思路。
我很用心地在讲,大部分学生也很用心地在听。可是,有那么两个孩子总是不停地在那儿说说笑笑,窃窃私语。我用目光示意他们,第一次,他们不说了,可是,等你刚一回过头来讲课,他们又开始了无休止的交谈。一次又一次提醒、示意,闹得学生都在朝他们那儿看,他们也只是短暂地收敛一下,接着,又依然如故。
在我第五次,还是第六次提醒他们的时候,我忍不住说:“陶同学,你们俩能不能别再说话了。眼看着都要考试了,课堂上这样说话影响别人,也影响自己!”我的语气里透露着生气。
“我啥时候说话了,我没说话。”没想到,他对自己的错误,不但没有认错,反而还死不承认地为自己辩解。
“没说话,真没说话吗?大家的眼光是雪亮的?同学们,你们看见他们俩说话了吗?”他的辩解实在是让人生气,我开始征询大家的意见。
“说了!”大家也很正义,纷纷赞同我的意见。因为,我多次示意他们,同学们都看见了。
“我就是没说。”没想到,他还是嘴硬地厉害,死不承认地嘟囔了一句。
“好吧,我希望你真的如你所说,一直在认真听课,没有说话。”我能感觉到,他已经跟我杠上了,此时教育他,效果为零。再这样继续纠缠下去,不仅耽误大家的上课时间,也给自己过不去。还是,缓一缓吧。
“我们继续上课。”我对大家说。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我也基本完成了今天的上课任务。
下课后,我明白课堂上的这件事情不算完,这里面留着死结呢。如果就此放过,他心里就想着老师在课堂上找他的茬,而我,我认为这个孩子太不礼貌,所以,必须在课下把这个结解开。
“陶同学,你过来一下。”我在教室门口叫来了陶同学。
“ 陶×x同学,说实话,你感觉你最近的学习状态怎么样?”我语气平和地跟他说。
他低着头,低声说:“学习状态不好。”
“你能意识到这一点,老师很欣慰,你依然是一个值得老师相信的孩子。我们还有八十多天就要中考了,这是对于我们来说很关键的时期,但是,最近,老师发现课堂上你总是心不在焉,老师很为你担忧。老师一直都觉得你是个上进的孩子,但最近的课堂表现,老师有点失望。比如今天课堂上,你是不是说话了,你心里清楚吧?”我很真诚地跟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嗯,我课堂上说话了,老师对不起。”我刚才真诚的交流起到了作用,他终于承认了自己课堂上说话这一事实。
“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所以,老师觉得我还有信心可以让你更加进步。愿意让老师帮你进步吗?”
“愿意!”这次他的回答很坚定。
“好的,那老师希望,今后的课堂上你能够认真听课,不懂就问,老师愿意随时帮你,好吗?”
“好的,老师,我一定做到。”他很诚恳地表态了。
……
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了四班教室,回头想想这件事,我觉得自己处理得很对。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需要我们缓一缓,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不但起不到教育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所以,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教育自己孩子。都要有缓一缓的雅量,才会让事情出现你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