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可信手拈来的一句普普通通的谚语,也是无数人捧为真理的一个经典。但请你好好想想,仔细想想,你真正从这话获益有多少?告诉我?
很多理论的理想状态(我们认为本该有的状态),事实上跟实际情况其实并不太相符甚至有些完全不相符,不信我们就来看看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假设现在我们身边有两个条件差不多的男孩,同时要重新追求一个女孩。第一个曾经几次追求别人都被拒绝,也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上他有几次失败的经验;而第二个男孩有几次成功追求到女孩的经历。现在再一次重新追求一个女孩,谁成功的可能性要大?
如果你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例子中前者拥有宝贵的失败经验,那么按理说他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但只要你稍微细心观察下,不难发现,越是这样的人他再一次恋爱成功的几率就越小,这又是为什么呢?
再假设现在我们有两个创业者。第一个曾经创业过,但是失败了,现在是再次创业;第二个人从来没有创业过,现在是初次下海。那么这一次创业,谁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呢?
如果你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按理说第一个创业成功的概率一般要高于第二个创业者,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根据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对1975年到2003年所有美国创业者的统计发现,第一个人相对第二个人没有任何优势。
过去的失败经历,对你未来的成功,一点帮助都没有。一个一直失败的人,将来最大的可能性也许是习惯性地再次失败,还不如新人。
这个研究发现,过去的成功对你未来的成功很有帮助。如果你上次创业成功了,这一次成功的可能性会增加50%;所以什么叫经验?有用的经历才叫经验,成功的经历才叫经验。
再举个例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个非常复杂难做的手术,一旦失败就意味着病人死亡。有人研究了6516例这个手术,看看手术成败跟医生个人有什么关系,得出非常有意思的几个结果: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失败,他后继的手术会更容易失败,他的成功率将会一直下降。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成功,他接下来的手术会更容易成功,他的成功率将会上升。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失败,他同事的手术成功率会提高,因为他们从他的失败上吸取了教训。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成功,则对他同事没有任何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有个提出过一个理论,说我们对成败的解释,总是往“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向进行。也就是说,如果成功了,我们的解释就是因为我厉害;如果失败了,我们的解释往往就是因为遇到了不利的外部条件。也许是天气不好,也许是裁判不公,也许是手术中遇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况,反正不是我不行。
另外,我们人类有一种本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会选择遗忘痛苦,那些令我们不堪、痛苦、难受的失败经历我们会本能地选择遗忘,只记住那些感觉好的,令人愉悦的成功经历。
这样一来,成功了我们可以找找自身原因总结一下经验,失败了我们却往往不会真的去总结什么真正的教训。
所以总结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即便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也是别人的失败才是你的成功之母。
————万维钢老师《精英日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