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分非肿瘤干湿结合生信,靶向 CD177 + 中性粒细胞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适合动物建模测序思路!

01文章信息

发表杂志名称:Cell Reports Medicine

中文标题:靶向 CD177 + 中性粒细胞的线粒体复合物 I 可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英文标题:Targeting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of CD177+ neutrophils alleviates 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影响因子:10.6

发表日期:2025 年 5 月 20 日

01研究概述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是肺移植后早期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中性粒细胞在其炎症病理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本文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研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中的中性粒细胞亚型,发现 CD177 + 中性粒细胞是导致肺损伤的活化亚群,可作为预测人类肺移植受者严重 PGD 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机制上,CD177/MAC-1 复合物通过与 ILK 相互作用激活 AKT/mTOR 信号通路,上调线粒体复合物 I 基因表达。用线粒体复合物 I 抑制剂 IACS-010759 处理可减少 CD177 + 中性粒细胞活化,减轻小鼠和大鼠模型的肺损伤。该研究为肺 IRI 中 CD177 + 中性粒细胞驱动的炎症提供了全面认识,凸显其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方面的潜在价值。

01研究结果

图 1: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作者使用左肺门夹闭建模再灌注诱导 C57BL6/J 小鼠肺 IRI,对左肺组织细胞悬液进行 scRNA-seq,共保留 43,852 个免疫细胞转录组用于分析。聚类和细胞类型注释后,发现髓系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数量远超其他免疫细胞群体,提示肺 IRI 时固有免疫激活强烈。对比 IRI 和假手术对照组的髓系细胞,发现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迁移到受损肺中且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同时主要 T 细胞群体中 Th 和 αβ T 细胞反应及 I 型干扰素产生被激活,参与中性粒细胞招募的关键介质也在活化免疫细胞中富集,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了中性粒细胞丰度增加。接着,作者聚焦 2,973 个肺相关中性粒细胞(LAN),其基因表达模式划分出 5 种转录不同状态,其中 LAN3 在 IRI 组显著升高,DEGs 和 GO 富集分析表明 LAN3 参与超氧阴离子生成和细胞杀伤,且具有最高的颗粒评分,特异性表达炎症相关基因,尤其是 Cd177。(图 1A-1J)

该图表明,肺 IRI 小鼠表现出明显的固有免疫激活和显著的中性粒细胞浸润,LAN3 中的 Cd177 可能参与肺 IRI 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过程。

图 2:富集的 Cd177 + 中性粒细胞是小鼠模型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因素

作者运用 Stereo-seq 验证 scRNA-seq 数据结论,通过核酸染色图像的分水岭算法进行单细胞分割,在免疫浸润区域检测到 Cd177 转录水平升高,且与特定颗粒基因和模式识别蛋白共表达。提取 Cd177 + 和 Cd177 - 中性粒细胞分析,发现 Cd177 + 中性粒细胞中与急性反应、白细胞介素 - 1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产生相关的转录本富集,免疫荧光观察到损伤的 IRI 肺区域中 Cit-H3、CD177 和 Ly6G 共定位。为进一步研究,作者构建了中性粒细胞中特异性缺失 Cd177 的小鼠模型,体外实验显示人及小鼠 CD177 缺陷型中性粒细胞 ROS 产生减少,CD177 + 中性粒细胞在 PMA 诱导下更易形成 NETs 且双链 DNA 产量更高。在肺 IRI 模型中,Cd177 缺陷型小鼠左肺损伤轻微,结构完整,几乎无肺泡水肿或透明膜形成,NETs 浸润缺失,肺功能损伤减轻。(图 2A-2I)

该图说明,Cd177 + 中性粒细胞是功能活化群体,在肺 IRI 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Cd177 基因缺失可有效改善肺损伤并保留功能。


图 3:CD177 + 中性粒细胞可预测 3 级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作者对 IRI 小鼠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进行 scRNA-seq,发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存在四个不同群体,其中 PBN3 在 IRI 组显著富集,其特征与 LAN3 一致,且 PBN3 和 LAN3 的骨髓接近度得分最高,发育阶段最不成熟。分析人类肺移植受者血液样本发现,虽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肺移植后升高,但在 0 - 2 级和 3 级 PGD 组均升高,而 CD177 + 细胞在中性粒细胞中的百分比仅在 3 级 PGD 患者中增加。通过计算移植后 4 小时与移植前 CD177 + 细胞百分比的变化(ΔCD177+ neutrophils)评估预测能力,结果显示 ΔCD177+ neutrophils 在 3 级 PGD 组显著更高,具有优秀的预测能力(AUC = 0.871)。(图 3A-3I)

该图表明,循环中 CD177 + 中性粒细胞在移植后 4 小时的快速增加可作为严重 PGD 的早期诊断指标。

图 4:CD177 + 中性粒细胞具有增强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活性

作者利用 scMetabolism 评估小鼠中性粒细胞 scRNA-seq 数据的代谢途径活性,发现 LAN3 中氧化磷酸化(OXPHOS)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显著富集,其 OXPHOS 和电子传递链基因得分最高。对人和小鼠中性粒细胞进行蛋白质组分析,GO 通路分析表明 OXPHOS 是 CD177 + 细胞中上调蛋白最富集的通路之一,且人类 CD177 + 细胞中线粒体复合物 I 亚基水平增加,线粒体嵴宽度增大,氧消耗率(OCR)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CD177 与整合素 αMβ2 相互作用增加线粒体 ROS,ILK 是 CD11b 相互作用组中的关键因素,CD177/MAC-1 复合物通过 ILK 激活 AKT/mTOR 信号通路,上调线粒体复合物 I 基因转录,促进 OXPHOS。(图 4A-4L)

该图显示,CD177 + 中性粒细胞通过激活线粒体复合物 I 启动 OXPHOS 机制,CD177/MAC-1/ILK 复合物在其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

图 5:线粒体复合物 I 抑制剂 IACS-010759 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评估线粒体复合物 I 抑制剂 IACS 对 CD177 + 中性粒细胞的抗炎效果,发现 20 和 50 nM IACS 显著降低人 CD177 + 中性粒细胞的 OCR,减少线粒体 ROS、NET 形成及相关蛋白表达。在小鼠实验中,给予 1 mg/kg IACS 预处理可显著减轻肺损伤评分,scRNA-seq 显示 IACS 处理组 Cd177 + 细胞比例显著降低,OXPHOS、ETC 和脱颗粒基因得分下降。在大鼠左肺移植模型中,IACS 处理减少了移植肺的损伤,改善了肺功能,减少了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和 NETs。(图 5A-5I)

该图说明,靶向 OXPHOS 通过抑制线粒体复合物 I 是减轻肺 IRI 的可行治疗策略,IACS 可在体内外抑制 Cd177 + 中性粒细胞活化。

** 本文通过多种实验技术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进行研究。** 在机制方面,发现 CD177 + 中性粒细胞是肺 IRI 中的关键致病因素,其通过 CD177/MAC-1/ILK 复合物激活 AKT/mTOR 轴,增加线粒体复合物 I 表达,促进炎症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在临床应用方面,血液中 CD177 + 中性粒细胞可作为预测严重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且靶向线粒体复合物 I 的抑制剂 IACS-010759 在小鼠和大鼠模型中均能有效减轻肺 IRI 症状。然而,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小鼠模型的局限性、单中心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抑制剂的非特异性等。总体而言,该研究为肺 IRI 和 PGD 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潜在的诊断、治疗靶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