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2016年的夏天是最好的夏天。
2016年夏天的上海是最好的上海。
这么多年,我还是固执的喜欢夏天,喜欢上海,也喜欢夏天时候的上海。
可能有人会受不了热吧,可是我受得了啊。
【2】复旦
上海是我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最喜欢最喜欢的城市。
复旦是我从高一到高三上一直最想且唯一想去的大学。
前两天回家,看见了高中时候在学习桌前贴的小便条,上面写着“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还有“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想来我当时那么想去复旦,可最后还是来了人大。
三年前高德地图什么的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或者说,那个时候我们并不那么依赖手机上的地图app。那个时候出门是记路的,在外边是会看路标和实体地图的。那时候坐在地铁上不看手机,而是盯着地铁线路。发现一条线上有同济和交大,但没有复旦,而去复旦要在五角场站下车,还义愤填膺地觉得线路设计得不好……时隔多年,知道了五角场是什么的我们,不知是不是该感叹复旦的地理位置真好。
16年8月4号,我和猪儿一起去复旦大学校园参观。
复旦外围的栏杆上有金属制的校徽图案,当时猪儿还拍了一张,设成了屏保。
那天中午,我们在某个食堂里面吃了饭,我记得我吃的是披萨,还买了水果杯。收餐盘的时候,是要把餐盘放在一个传送带上,然后由传送带把脏盘子送给清洗它们的人。当时我们还感叹了这传送带真高级。
那时候QQ上有为里约奥运会助力的活动,可以通过别人的分享点亮自己的小火炬,然后再把小火炬分享给没有点亮小火炬的人,成功点亮别人的小火炬的次数越多越好。那天猪猪点亮了小火炬,分享给了我,我又分享给了我的小号……到最后,我成功点亮的也只有我小号的小火炬,而猪猪成功点亮了我主号和她小号的小火炬,而他点亮了十多个人的小火炬。
现在想想,当时居然在复旦校园里干这些事情,也真真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
记忆里的复旦,某个门附近有座小假山;有一条清幽的路,我16年走在上面的时候还想着要在这条路上拍一个男生骑单车带着女生的镜头;有一座高高的光华楼,还有一个叫做“立人生物楼”的楼,里面放着乍一看令人毛骨悚然的模型;复旦新闻学院是单独出来的一块地方,我在门口拍了照,还发了条说说“I see the future here”,然后一个学姐评论了我一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一年后她成为了中大新闻传播学院在山西招的唯一学生,两年后我来了人大新闻学院。
有时候想想,真好啊,至少我们曾经的梦想都实现了一半。
而且现在我们都有了很好的生活和可期的未来。
后来又以观光为目的去了一趟复旦,又因为活动去复旦的宿舍住了一晚。
新的记忆更加丰富多样,不再是单纯美好的梦一般的憧憬与向往,而是加了很多有生活气儿的东西。包括大学路上的雪芙、THE PRESS里的烤茄子披萨以及超可爱的小姐姐小哥哥,以及拍摄48小时电影马拉松期间的匆匆赶路、疲惫转场……
红玫瑰与白玫瑰,最痛苦的,不是你选择了一个之后注定这个会变质,另一个会有如梦境,而是,无论何等纠结不舍,你终究只能选一个,而且不得不做出选择。
既然当初这么选了,便不去后悔这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