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写小说了吗?还记得你第一个开篇写的是什么内容吗?
我记得我当时学习的时候,写的第一个开篇,或者说我当时去学习的目的,就是为我姥姥写。她虽然去世很多年了,我依然非常想念她。有些事情不能直白的说,只想融入故事中去。
所以,这样的目的去写,当然没有过稿,编辑说故事老套。
今天说说新人容易触犯小说写作的五个戒律吧。
一戒开篇不引人。
病状:1、没完没了的介绍环境。
2、不厌其烦的介绍人物。
3、连篇累犊的介绍时代背景。
4、用工笔大写特写风景。
小说开篇是制造悬念的阶段。小说不同于电影,电影观众看到开始阶段时早已花钱买了票。小说开篇不引人,读者可以一翻而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单刀直入都进入故事比较合适。不要迷信权威,不要模仿名著。有些有名的东西未必是好的,我指的是在开篇阶段。另外要记住,你不是名家更不是权威,那样写还没有资格。
另外小说的名字也很关键,一个有特色的、吸引人的名字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特别是现在网络文学,作品名字的份量占到了开篇的一半。另一部分是作品大纲,也就是简要的作品说明,即不能说的太多,又不能说的太少。太多让作品失去了悬念,太少就不能让读者感觉出作品的特点。说实在的,这是个很难的事情,就像女人的衣着,要做到似露非露、恰到好处才为最佳。这一段是我自己的感受,作者没有写,因为他创作此书的年代较早。
二戒情节落俗套
有三怕:一怕情节落俗套。二怕看将就知尾。三怕故事一般化。
“情节”是指整个故事的构架,还是一般性情节的描写。通看本章,作者是两者皆指,但相互交错,有些混乱。我以为故事构架和具体细节同落俗套其可怕程度是不一样的。细节要更甚一些。
武松打虎还是打狗,作者主旨是说主体的对立面强大一些,可以引发悬念,吸引读者。
我笑,其实这样不是就落入俗套了吗?
三戒结构坍散裂
没有生活、没有思想、没有技巧,决创作不出优秀作品。
不论多么美妙的语言与思想,都必须依附于故事情节之上。而依附的位置便是小说的结构,依附的方法就是作者的技巧了。
同样的麻纤维,搓成麻绳的强度比否之要大好多。小说的情节亦是如此。只有故事线索之间相互交叉,才能吸引人。
同时结构也会紧凑。
四戒人物没个性
小说百读不厌的奥秘,便是作者塑造了有个性的让人们喜欢的人物。而那些所谓精妙的情节,不过是展示人物的舞台。
根据上面这句话,我们得出个方法:做为一个初级作者,检测自己一篇小说是否优秀最简单的方法,便是看它有没有塑造成功的人物。起码是小说的主人公,个性要鲜明。请注意,我说的是“起码”。
其实对于次要人物特别是那些反面人物描写细致,对主角的反衬作用也就愈大。正如前面说的武松打虎,如果武松打是是一条狗,或者是一只将死的老虎,那还有什么看头?除非是狗赢了武松。“狗咬人,人咬狗。”就是这么来的。
大家都在报纸上看到过名人的漫画像,廖廖数笔,一个形神兼备的人物便跃然于纸上,写小说也是在追求这种效果。
主人公不能大而全,要有立体感。坏蛋也不能一看就透,要穿一件伪装的外衣。
五戒语言缺光彩
说简单点,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
前面说到塑造人物,除了他们要有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语言特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况下,肯定说不同的话。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的完成方式也不同,这便是人物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