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很赞同一个观点,即“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所成就的高度”。我所理解的眼界,包含了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思想等一个人所要具备的一切内在要素。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主宰生活的时代,而身处于这样一个快速转换发展的世界当中,抓住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抓住机会所需要的,正是一个人的眼界!
一个人的眼界有多宽,决定着他能看到多少风景,同样,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决定着这个人的结局与层次。
谈到眼界,我脑海中想到的是两个老生常谈的成语:“盲人摸象”和“井底之蛙”,前者说得是几个盲人各自摸了大象的一部分,便以为大象身体的一部分身体结构特征与现实相接近的生物就是他们所摸到的东西。后者则说的是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认为只有它生活的一口井是这个世界,而对别人口中的大海不以为然。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对新事物的认知经常会基于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来做出判断。 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因提出了《日心说》而遭到了罗马教廷的威胁,原因是《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宇宙观。而正是他的眼界,胆识,促使他发表了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作为高中文科生我也不可避免的想起了中国近代史中的清政府。清政府因闭关锁国等一系列外交政策使中国之发展滞后于西方各国而导致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中国之崛起则是源于之后的一系列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等运动与革命。而这些革命运动是源于国民对西方进步思想的进一步认识。而如果各位领导者没有了解过西方科学,民主的思想,依旧停留在封建礼教的环境中,眼界不加开阔,中国的历史恐怕比今天所描述的更为曲折。
而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如此,一个人偏爱文学,但是他不能一点都不学习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古时常言“一技傍身” ,而现在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变革,我们更应该说“多技才能傍身”。现代社会日益进步,对人才要求也日益提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总而言之,人是不应该局限于方寸之地的,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掌握的才更多,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格局。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