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迷茫,陪伴孩子告别抑郁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

这是一本什么书

看到封面,最吸引眼球的是两个词“抑郁”、“孩子”。更让人容易注意到的,是封面的母亲和孩子。孩子眼神下垂,连帽衫严实包裹着上身,更是遮盖住了脸上的所有心情变化。生活中陷入抑郁,或正在陷入抑郁的孩子,正如图中所示;眼皮耷拉,自我像被困在心里的某个不知名角落,无言呐喊,回应的只有寂静和无形隔层的阻拦。而家长只有一脸疑惑,除了心里问“ta怎么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方向去帮帮孩子。

这就是本书诞生的缘由吧。因为这正是一本帮助家长了解抑郁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科学引导的实用手册。

我们关心什么

看着孩子躲进自己的世界,母亲是疑惑的,想着是短暂的不开心,可能明天就好了。谁成想,孩子从躲进自己的房间,慢慢开始不说话,后面更是像跟周围的人事物断掉了联系。严重者,会想自s。

书涵盖了吗,是按照什么思路来写的

作为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后、资深临床心理学家,作者杨意会依据临床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结合临床案例和生活事例,回答家长们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

①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抑郁?

②抑郁孩子要怎么互动,过程中要避免哪些?

③怎么学着理解孩子的境况、有效帮助孩子?

④孩子伤害自己、想自杀,要怎么应对?

抑郁症会让孩子变得情绪低落不稳定、认知消极脱离实际、人际关系恶化、解决问题能力减弱、自我价值感降低。本书也会针对情绪、认知、人际关系、自我价值感、解决问题能力五方面去引导家长们怎么预防抑郁的渗透侵害。

有哪些需要注意

手册参考着丰富经验而定,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苦恼忧虑。希望看着这书的我们,可以多看看孩子,多陪陪孩子,用这些参考经验,帮助孩子们早日脱离阴霾,走向阳光明媚的新生活。力有余者,如果可以,先看看自己心中差点忘掉的那个“孩子“”,先陪陪自己心中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这个“孩子”。自己光热起来先,无意中就照亮孩子们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