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少年—王鼎钧回忆录之二

人活到肚皮隆起,鬓生二毛,保温杯不离身这样油腻的年龄,头脑早就被社会这个染缸熏染的庸俗市侩。只有在回忆上学青葱岁月时才能闪现出几许纯真美好。以前上学以为是为了做进入社会的敲门砖,为将来打好基础,苦一些累一些没有关系,忍一忍,长大了出人头地了就可以得到补偿。谁料到最后回忆上学的时光反倒成了中老年的一种补偿。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二部,记录的是1942年夏天至1945年抗战胜利,一个中学流亡学生辗转安徽阜阳、陕西汉阴等地的经历、见闻与思考。在这一场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之中,作者如散落的一颗小小的棋子,深味流亡学生的生存境况,见证了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遭际命运,也从细部揭示出兵痞、乡村自治、青年军形成的因果及社会的众生百态。

米兰·昆德拉说“回忆是依稀的微光”,作者的回忆则是是望远和显微。出门一步,便是江湖。上学在战争年代变成了最简单又是最复杂的事情。那时每个人都成了人格分裂者,抗日的,日本人不都有这个毛病。是战争造成了这种的裂变。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样热血的年代作者和他二十二中的同学如同西游记唐僧取经那样一路走一路修一级级修成正果,中间虽有八十一难,一旦到达彼岸,种种昨日,功不唐捐。如作者擅改拜伦的名句说的那样:不要述说历史上那些光荣的名字,当我们读书的时候,就是我们骄傲的日子!后次,那是我们受苦的日子。为什么受苦?因为战争。战争是什么?是离别,是劳碌,是疾病,是饥饿,是欺骗 是殴打,甚至是死亡。但是,战争又是什么?是忍耐,是锻炼,是担当,是觉悟,是热情,是理想。战争给我们一枚金币,以上云云,是金币的两面,有了这一面、必有那一面,失去那一面、也没有这一面。以我来说,如果没有二十二中,我不能熬过内战,也不适应初期的移民生活。也就没有现在的我。

一叶知秋。王先生写的抗战岁月没有血与火的战争场面,只是从一个流亡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去描述。大历史背景小人物的描述比官方或领袖的记述更朴实和真实。我喜欢看齐bang媛的抗战,喜欢看王鼎钧的抗战,也喜欢看北平祁老人一家的抗战。低到尘土的视角,平淡的日常琐碎,比起那些冰冷的统计数字更加让人印象深刻,更加让人久久难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本回忆录上学期间看了一些,被学业耽搁,放假以来就又看了一遍。 这一本《怒目少年》,即写少年人之胸中热血,怒目江...
    我姓的是张居正的张阅读 995评论 0 0
  • 怀旧总是有限的,因为你把时间停在了那,所以无论我们多爱听,讲着讲着都是重复的故事。 一年这么快,从我们战战兢兢踌躇...
    我姓的是张居正的张阅读 609评论 2 1
  • 《关山夺路》是王鼎钧回忆录的第三部,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部,它主要描写作者做为流亡学生,从汉阴的流亡学校出发,怀抱...
    胡芸辉阅读 35评论 0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34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44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