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有多重要?
恐怕所有搞教育的人都知道,专注力在儿童的学习及智力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传授式的课堂教学中,它直接影响着儿童对信息的接收,并对刺激信息作出反应,从而获取经验、知识,这一过程加强了大脑神经元突触间的联接,使大脑神经回路网络更加密集,最终让人变得更聪明。
当然,最好的学习是自学,但是,对于儿童来说,要让他们从接受性学习成长为自我的学习,必须要经过一个阶段,那就是课堂的接受性学习。也就是说,课堂上的接受性学习是必须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各人。"
在传授式的课堂教学中,儿童的专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儿童对知识、信息等刺激的接收,并作出反应,从中获取知识经验。
因此,我们发现:那些课堂上专注度高的儿童,对知识的接受、领悟,掌握的程度就高。当然,他们的学业成绩、智力、情感等的发展程度也较高。
反之,那些课堂上专注度低的儿童,对知识的接受、领悟,掌握的程度就较低。当然,他们的学业成绩、智力、情感等的发展会较低,并且会遇到诸多发展困难。大多学业成绩差 ,学习困难儿童,他们的专注力都非常差。
专注力差的儿童大致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目光较为涣散,很少较长时间对知识、学习保持专注与兴趣,甚至很少较长时间对同一事物保持兴趣。
课堂的学习,保持专注非常重要,它是有效学习的基础。
常常有家长跟我讲,老师呀!我也知道上课专心听讲非常重要。于是,每天孩子上学前,我都要叮嘱他,上课要专心听讲。孩子也"嗯、嗯…"地答应我,可是我从他每天学习及作业的情况看,孩子上课听课效果并不好。
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孩子答应得好好的是一回事,能不能在课堂中自控,保持专注又是另一回事。
孩子保持专注一定需要自控,但专注与自控的前提是儿童具有思考力。也可以这样说,有思考力的儿童才有自控力,也才有专注力。
当儿童对所接受信息能展开思考,他们自然而然能对某一事物、现像,知识保持专注,在他们专注于这一事物、现象,知识的时候,自然就能自控,所以思考与专注、自控是互为因果的。
那些课堂上不能专注的儿童,毋宁说是学习、知识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不如说是因为他们不能有效思考,缺乏思考力而对学习、知识丧失了兴趣。
那些不能专注的儿童,他们接受知识时,不会就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产生有效的链接,产生同化效应,不能进行有效思考,自然他们不能自控,从而保持有效的专注。
那么,儿童的思考力来源于哪儿?
儿童的思考力来源于大量的阅读,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
阅读促进并提升人的理解力,这勿庸置疑。较强的理解力在一定情况下就会转化成思考力,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理解力就是思考力。所以你看,那些有大量阅读量与经验的儿童,他们的理解力与思考力就特别强,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就会转换成学习力与良好的学业成绩。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也一定对一个人的理解力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儿童也莫不如此,"读死书,死读书,只能读书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个有一定量的阅读,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的初入学儿童,他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至于专注,思考,他们也一定不在话下,且学习有持续的乐趣与动力。
儿童的思考力还来自于父母对生活中的观察并时时给予他们引导,引起他们的观察与思考。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的,生活无一处不是知识的源泉,生活无一处不是启迪孩子思考的土壤。
生活中,那些用心引导,并呵护孩子去思考的家长,他们早在发展着他们的感官,活化并锻炼着他们的大脑,他们早已为孩子的学习及专注、思考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反,那些不注重在幼儿及学前引导儿童观察,思考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一入学就会遭致缺乏专注,不能很好地进行思考的发展障碍。201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