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天晚上,齐凡齐写作课群班长邀请了海星老师来点评我们最近写的文章。
海星老师点评我写的《怎样做好班委工作?》。
海星老师一下子就指出了我那篇文章的不足之处:没有详细叙述自己是如何得出经验,换句话说,我没有结合自己的经历去讲道理,所以我那篇文章显得太干了。
那篇文章,我是想让更多的简友看到并且帮助更多的人。如果是写给自己看或者写给上级看的话,那文章写干点倒没什么关系。
人们渴望故事,热爱故事,新的大脑分析技术证实了这个观点。科普小说家斯蒂芬.霍尔接受了大脑核磁共振扫描,当他在脑海中构思故事时,他的右脑额叶上一个糖块大小的区域亮了起来。霍尔在为《纽约时报杂志》撰写的文章中,将位于额下回的一小块脑部组织命名为“故事叙述部位”。它与视觉皮质等脑中心部位相连,共同组成了霍尔所称的大脑“故事叙述系统”。
科学研究证明,比起其他形式,大多数人更善于理解叙事,叙事可以向广大读者传达清晰的信息,读者也对叙事青睐有加。对此我毫不惊讶。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当我们读到的是故事,而非罗列的事实时,我们会记得更加准确。如果律师是以叙述的形式展开辩论,那么我们更有可能相信他的论证。
毕竟,道理都一样,人人都懂。所以如果要讲道理,就要结合自己的故事去讲,自己的文章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看。
所以,你的文章能不能够吸引人,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写故事。(这里说的文章不包括论文、公文等文体)
二.
撰写故事之前,首先要了解故事的定义以及组成它的要素。
1.故事的定义
当人物遇到错综复杂的情况,而他又不得不面对和解决时,行动就发生了,故事正是由一连串这样的行动所构成。
简而言之,故事就是人物+问题+行动。
2. 故事要素
2.1叙事和情节
为了能够凸显出故事的重大意义,作者需要精心选择和安排材料,此时情节就出现了。情节和叙事的区别在于,叙事是为了说明发生了什么事,而情节则是为了说明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正如小说家福斯特所言,叙事是“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而情节就是“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过度而死。”
情节的展开,由若干个情节点连接。情节点往往影响着故事的发展方向。
举个例子:
那辆小货车撞到了一辆轿车,将一名女司机困在变形的车厢中(第二个情节点);货车司机弃车逃跑(第三个情节点);麦克高文将其按倒,并叫两名旁观者看着他(第四个情节点);然后又飞奔回轿车;轿车着火了,火势危及到女司机的生命,她可能会被活活烧死(第五个情节点);两辆巡逻车赶到现场(第六个情节点);警察们拿出灭火器,试图控制住火势(第七个情节点);但是火势不减(第八个情节点);其中一名警察冲进附近的便利店,抓起一个灭火器,重新灭火(第九个情节点);困在轿车残骸中的女司机动了动,她还活着(第十个情节点);消防队员赶到,带来了“生命之钳”——一种用来撬开破损车辆的工具(第十一个情节点);救护车将受害者迅速送往医院(第十二个情节点);之后,这位女司机见到麦克高文,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由以上例子中可看出,每个情节点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当我们能够梳理出情节点之后,我们在精心挑选和安排材料的时候就可以非常的清楚哪些要保留,哪些要舍弃。确定扣人心弦的部分。同时,更加方便确认在情节发展中,哪里需要转变视角。
2.2主人公
主人公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人物。选择的主人公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其他人。主人公的形象可以不完美,但是主人公身上必须要有讨人喜欢的品质。
2.3困境
你需要把你的主人公置于困境之中。主人公处于困境,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困境。于是故事就发生了。而读者通过阅读故事,便可以得知自己想要的经验教训。比如你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科目,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考试了,可是你之前并没有认真听过这门课,这就是一个困境:考试准备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自己之前又没有认真听过这门课,这门课又比较重要,你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困境。当你开始采取行动时,你的故事便开始了。
困境,不一定是来自于外部的挑战,也可以来自主人公内在的欲望。一旦他意识到他要得到什么,并开始付诸于行动,故事就会开始了。比如说我今天很无聊,我内在的欲望是想让自己没有那么无聊,为了达成这个欲望,我决定出去骑行,一个故事就开始了。
三
了解故事的定义和故事的要素之后,我们便可以对故事有一个比较宏观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具体撰写。下次我继续为大家拆解《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给大家分享撰写故事需要哪些具体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