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同学的文章中写道:孟子和荀子对于“性本善”和“性本恶”的千年之争,以及虚实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善恶的概念,其实都是人为定义的东西,人只是基因延续的载体罢了,一切都是遵从“繁殖延续”这个大前提,脱离了这个前提,“人”这样的个体就不存在。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的,能为之带来利益的,就是趋同的对象。这里的人,指的是全局概念,并非个人这样的局部思维。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如果这里的“吾”是大多数人,这里的“彼”就必然成为全局下的牺牲品,经济学称之为“成本”。
再说“善恶”。善恶是认为定义出来的词,佛教典籍经常会说:“佛说XX,即非XX,是名……”是名,就是定义词语的过程。从语言学的角度上来说,先贤们很多对名词的争论,比如“性善”、“性恶”这样的,都是因为缺乏“能指”、“所指”和“集合名词”这三个概念。作为一个现代人,更多的是要从纷繁复杂的门派之争中找到底层逻辑,理解他们的“所指”,然后用我们现代语言学的“集合名词”加以理解,这就是思考和自我加工的过程。
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最终落实在“我”上,这个“我”,是所有一切虚实善恶的载体,既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所以“我”就注定是个矛盾。你眼中的“人”和我眼中的“人”,以及其他人眼中的“人”,都是每一个独立的“我”,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无论善恶美丑好坏,在活着的那一刻,都是自然法则下的合理者,这么多的“我”,合在一起,形成的“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其实都有,这就是辩证思维。性善和性恶,也是一种循环上升的过程,在善中去发现恶,在恶中去看见善。若是把善、恶强行分割开来,只能得到不完美的善和最纯粹的恶。
小乘者,讲究渡己;大乘者,讲究渡人。从关系的角度上说,先渡己再渡人,我们不要总想着改变他人,更不要妄想着拯救世界,接受一切动态中的变化,不要用你认为的好坏善恶去定义,因为你看到的那一刹那,那就是此时此刻对他而言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