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在异乡的人,如果一旦尝到熟悉的味道,所有的情绪阀门就会被悉数打开。
食物寄相思
中国人对食物的热爱自古延续至今。不仅拥有“民以食为天”的俗语,也流传不少关于食物的诗词。食物不单纯为满足口腹温饱之用,往往寄托着更深层次的仪式感。
当接纳了许多个地方的食物后,故乡不再单一。即便来到陌生城市,再次面对熟悉的食物时,所有的记忆就都鲜活起来。而城市也不再那样陌生。
我的家乡天水是一个西北小城,四季分明,温婉和润。天水临近陕西与川渝,在地理位置上又偏向西北。每逢回家,第一餐必然选择面皮和浆水面。即便再有山珍海味占据眼前也不敌这两样食物的吸引力。
西北人素来喜爱面食,面皮由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陕西、甘肃均会制作此类小吃,只是每个地区各有差异。现有汉中米皮、宝鸡擀面皮、天水面皮、西安面皮等流派。
面皮是天水人的日常主食,也是当地最常见的早餐类型之一。将面粉和成硬团后在清水中揉搓。等淀粉沉淀后沥出水分再加食碱调成面浆。随后,将面浆均匀舀入平底盘蒸熟,冷却后切成条。
面皮的精髓在佐料,一般包括盐、蒜泥、油泼辣椒、香醋、芝麻酱等调料,辅以配菜,既可食用。
浆水面可以简单描述成酸汤面。这种极具当地特色的小吃,很少被外地人第一时间接纳。
制作浆水的方法也很简单,将煮熟的莲花白或芹菜放入用小缸内,倒入不沾油渍的纯净面汤,等面汤发酵变酸,口感纯正无怪味即为成功。
西北气候干燥,因此浆水在夏季常为解暑佳品,具有降火消暑的功效。
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写到,“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而我在面对千里迢迢运来的家乡食物面前,不禁红了眼眶。
食材的感情
我一直认为食材能够传递情绪。不同煮饭的人用相同的食材历经相同的程序,成品的口味也不会完全相同。漂泊在异乡的人会想念父母做菜的味道,因为再无第二人会复制一模一样的口味。
当游子千里迢迢返回家后,家中会为他准备心头所好的食物。此时的食物并不单纯担任果腹的任务,它们承载着饱满的感情,在饭桌上结系每个人的情绪,暗流涌动。
同样,一桌菜也传递着掌勺者的情感。食材将掌勺者情绪逐一体现在外表上。心烦气躁所制菜肴透露着急迫的熟透感,失去了食材本身的口感与味道。而欢快愉悦的作品同样会带给食客快乐。
烹饪是能够修身养性的活动。切菜洗菜、开火蒸煮炒炸、等待砂锅中的汤煲好等一系列流程均需要十分的耐心和气度。
食物的慰藉
“你饿不饿呀,我煮碗面给你吃,好不好”
承载着情感的食物会抚平所有坏情绪。
食物带给人们的慰藉总是行之有效。所以人们常说,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下大雨的夜晚走进一家面馆,当热气腾腾的面温暖了胃之后顺带也温暖了那颗孤独的灵魂。穿着盔甲穿越荆棘黑暗无边,总有温暖的一餐饭照亮夜行的路。
我呢,因为在人间,贪恋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