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节主题班会课,主题是《共筑心桥,学会沟通》。主讲老师从视频引入,列举了几个案例(同学间起外号,投诉信,学生觉得老师不公平),引领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提出正确有效的解决措施。整节课围绕有效沟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探讨。其中也穿插了当前的话题新闻“双减政策”,我们基本上每天都能听到双减,那么学生又该如何理解双减,政策减的是什么?主讲老师利用投诉信很顺利地引入双减,同时和学生明确“双减,减的是校外培训,减少作业量但不减少质量,减少负担但不减少素质”,在政策的要求下,学生更应该抓紧课堂时间,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将更多时间留给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
但我在听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疑问(①将学生向教育局的投诉信是否适合拿出来在全班同学面前分析?我主要担心给其他学生带来影响开始模仿这类行为。②缺乏最后的总结,分析完案例就结束,给人戛然而止的感觉。建议最后简单梳理沟通的必要性及时性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