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学习摘录:

1.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新课改传播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了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一些学校主动创生新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也随之变化。

2.一方面在理论上进行科学解读,引导校长和教师准确理解:教不等于学,所有有深度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促进学生有深度地学习的基础上。要让教师科学认知教与学的过程,明确教学过程的核心素养要素和关键环节及其基本定位。

3.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更有价值—“让学生学什么”。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更有意义—“学生应学会什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怎么学”。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检验学习效果—“怎么评”。

4.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细化,是对培养目标的整体描述,与课程、教材、教学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说,课程、教材、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

4.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智慧之旅。旅程的终点不是让学生获得一堆零散、呆板、无用的知识,而是能够让他们积极、充分、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并获得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成长,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新时代教育的育人目标。

6.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追求。素养是个体在与各种真实情境持续到的社会性互动,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

7.学习者必须获得对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需要学生能够将这些已经理解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即理解是学生灵活地运用所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能力。

感悟:刚打开这本书,被精深的理论知识所吸引,但读着,却很难读下去,不是故事吸引着,是一个个理论,一读,很容易理解,但提不起兴趣,强迫自己读着。不知不觉中读完前8页,竟然发觉也可以顺畅读下来。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更注重“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增加学生核心素养要素。新课程改革,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机械地教,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读完,我不禁想起三名培训时刘同军教授说过的灵魂三问:为什么教?怎么教?教什么?这三问贯穿于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可以说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核心素养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时代教育的育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也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