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了,按理说,王维和李白应该会面的机会不少,两人年龄相仿、诗名相若,而且同在京城的时间不短。 李白和王维至少同在京城的时间有开元十八年初次进京的两年和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到天宝二年(743年)的八年,一共有十年,期间有许多次诗人间的大聚会,但是两人却始终参商不见,试根据史料列几例:
开元十九年,前辈诗人张九龄第三度奉诏入京,闲余之时就多次邀上王之涣、王昌龄和王维等人于长安城郊渭河之滨把酒论诗。
天宝二年,诗人王昌龄、裴迪、王缙等人相约了王维游长安青龙寺悬壁上人院并一起赋诗,说好每人写一篇同题诗以作纪念。
天宝三年,贺知章向皇上提出辞职归隐得到允诺后,当即约请了几位朝中大员及文朋诗友到长乐坡出席送战友的最后晚餐,李白的饮中八仙参加了。
……
李白王维在长安有几年可以说天天都有见面的机会,怎么可能互不相见呢?总之,李白王维终其一生没有见面的纪录,成为大唐诗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一桩非常遗憾也非常诡异的公案。
这只能说明,他们两人是心存芥蒂的,这种芥蒂来自于哪里呢?看两人的发迹史,我们可以赫然看到一个共同的中间人,可以说两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两人却通过这个中介在隔空打牛,比试高低。
这个中间人是谁呢?有诗友会脱口而出:孟浩然!呵呵,孟夫子是他们共同的朋友没有错,却不是能够改变命运的那一个!
也有坊本说是杨贵妃,看历史的脉络,也错,杨贵妃是不爱青衫爱铁衣的主,怎么会和这些唧唧歪歪的文人墨客扯上什么关系?否则就没有安史之乱,反误了卿卿性命啦!
对,这个中间人就是保证他们曾经青云直上的玉真公主!
这个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小妹妹,比李和王大八岁。是武则天的孙女,母亲窦皇后在公主二、三岁的时候就被武则天弄得尸骨无存,没了母亲的庇护,在宫里更是处处留心,尽量远离这些复杂的人事,可能十一二岁,就开始慕仙学道,向往静修的生活。玉真公主,很像《红楼梦》里的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长”,她说:“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就是说宁肯放弃一部分公主的待遇,只求延命,于是就和姐姐金仙公主一起出宫做了女道士,后来两次上书唐玄宗去除自己的公主头衔。
看到这里,我以前一直不明白唐玄宗为啥上位后马上杀了助他夺得天下的姑姑太平公主、上官宛儿,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
历史资料记载,正是这个大了八岁的玉真公主,给了王维、李白青云直上、上达天庭的晋身机会,是他们政治上真正的引航人,甚至可以说一主二仆也不为过吧。 野史上,关于他们的三角关系比比皆是,我大致罗列了一下:
开元八年(720年),诗佛王维尚未进仕,但王维善于奏乐,因音乐而结识了歧王,他常在宁王、歧王府中出入,王爷对他相当好——“待之如师友“。歧王把王维介绍给皇妹玉真公主,王维替玉真公主弹琴,玉真公主听了王维演奏的《郁轮袍》后,就答应替他“行卷”,第二年,王维就顺顺当当地进士及第。王维进士及第后,被封为太乐丞(八品)。品级虽然不高,但是这却是个为皇室宫廷宴乐培养乐队伶人的官。玉真公主这样安排,肯定是为了让他方便进出宫禁及皇家苑观之类的。
开元十七年,李白第一次进长安,开始了第一次“北漂”,李白这次到长安结识了许多人,其中就有唐玄宗的女婿张垍,当时张垍让李白住到修道的终南山里,说玉真公主有个别墅建在那里,在那里等候公主是最适宜的。结果李白住在那个空旷的房子里等待皇帝的妹妹,最后不过是一场空等。
有诗为证: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诗词大意:在此清秋之际,唯能慰我之心的便是眼前这盈杯的白酒了。
我吟咏怀思古代的管仲和乐毅,但他们都早已死去了。
我一个人饮着闷酒,聊以古人自勉,但谁还重视治国的经纶之才呢?
我也学着冯谖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心中充满了悲哀。
诗中的卫尉张卿,正是张垍。考张九龄《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赠太师张公(说)墓志铭并序》得知张垍在开元十八年已是卫尉卿。
李白通过当朝驸马张垍的牵线拜访玉真公主,这个驸马也就是她的侄女婿,而且他也是世家子弟,燕国公、右宰相张说之子,当年张说是铲除太平公主一党的重要推手,是玄宗的嫡系,关系不可不铁啊,为什么公主就没有给面子见上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