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书笔记:把厚书读薄!

认知觉醒


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形容形象。

他们被动的活着。不知道事物的构成、框架,不知道努力的路径、方法,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

以上观点是我模模糊糊的认识,被作者清楚的清晰的表达出来了,而且很到位。

在作者的文字里,总是看到自己,找到自己。

从混沌到警醒,从迷茫到清晰,作者慢慢解开了“愿望觉醒”和“方法觉醒”的秘密,知道了如何激发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如何变苦涩的毅力支撑为科学的认知驱动。

这也是本书要介绍的重点。介绍激发保持内在动力,用清晰科学的认知做内驱动力的有效管用的好方法。

解决个人成长困惑,作者成了成长咨询师。

“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励志例子——“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岁开始创业种橙子……就算你今年60岁,他们仍可以对你说:“孩子,别着急,你至少还有20年可以随时重来……”


我们的大脑

1.为了适应陆地生活,爬行动物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脑”。本能脑也称为原始脑、基础脑、鳄鱼脑、蜥蜴脑,或者干脆叫爬行脑。

2.哺乳动物的大脑里发展出一个独特的情感区域(边缘系统),脑科学家称之为“情绪脑”。在哺乳动物中,猴子经常被人类当作观察和实验的对象,因此情绪脑通常也被称作猴子脑。

3.人类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在大脑的前额区域进化出了“新皮层”,产生语言、创造艺术、发展科技、建立文明,新的脑区称为“理智脑”,喜欢称它为理性脑或思考脑。

大脑分层图

年代久远的本能脑、相对古老的情绪脑和非常年轻的理智脑。

理智脑比本能脑和情绪脑力弱小。

1.理智脑年龄最小。

大脑层年龄

2.理智脑在大脑出现时间最晚。三层大脑分别在2岁、12岁、22岁左右发育成熟,算起来各阶段时间相差约10年。

3.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八成的大脑元神经。距离心脏近,优先获得供血。

4.本能脑和情绪脑掌管着潜意识和生理系统,运行速度极快。

因此,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做决定常常依靠本能和情绪。

大脑分层年龄

今天虽然西装革履地坐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楼里工作,但本质上依旧是那个为了生存而随时准备战斗、逃跑或及时享乐的“原始人”。

作者刻画的理论知识入木三分,深得我心,引起深深共鸣。好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