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开始兼职外出培训学生,随后又在培训机构兼职,也曾单独为孩子上门辅导,甚至大学毕业时,还去专门的教育机构求职。我从不觉得他们没有必要存在,甚至认为这个行业这么火,是应该的,说明我们整个社会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说明家长的思想觉悟也高了。
然而,现在国家提倡“减负”,并且提的这么火热,看来是铁了心要与辅导机构“对着”干了。辅导机构真的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吗?他们今后的路又该何去何从?他们也是需要吃饭和养家糊口的,怎么办?也许这时候大多数辅导机构的老师正在思考。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上辅导机构也是有些许弊端的。
1.培养方式不全面。学校老师,会从学生品行、学生习惯、学生性格上进行多方位教育,而培训机构主要看的是分数。这一点来说,教育教育,他们只做到了“教”,很少做到“育”。
2.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一个学生,成绩较差,就算补了一个学期,确实成绩提高了,那么他会什么了?会的仅仅是做题了。就好像,我和大师们上课的区别,专家会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科内涵上进行培养。曾经,我在一所私立高中教过学,数学学科,有位学校的骨干教师是这样上课的,上课直接把圆的方程式告诉学生,说下每个字母如何求解,用时5分钟。剩下来的时间就是计算,练习。你别说最后他们班还真的成绩不错,因为这高中收的学生底子差,中考200-400之间的学生,讲过程他们也听不懂。这严重违背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
3.不公平性。确实不公平,对于城区和农村学生来说简直太不公平了。有钱人,本来就上着优质学校,他们还继续请老师做辅导,只会好上加好。没有钱的人,活该跟不上?我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城区有的孩子,高中前两年没好好学习,最后一年请家教,出来学校上全日制,甚至请大学生每天住在自己家里陪伴孩子。条件这么好的,能不考上个好学校吗?当然,肯定也会有人说,很多寒门贵子,我只能说我说的是大多数。
4.会影响老师的价值观。以前总听同事们羡慕辅导机构工资高,来钱儿快,也听说过某学校超级有能力的人,辞职专门出来开辅导机构。这样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好像好好学习,学了某理工科以后,或者某非师范专业后,最后还是想教一些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价值不太好,应该尊重个性发展。
辅导机构,是时代的产物,如果想彻底改头换面还需要多方位的强硬手腕。它的存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拯救了一些“回头是岸”的青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有它的公平性。
终究是,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