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拆分稿
Joy
原书框架:
一、儿童为什么开到这个世界?
二、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三、创造力来自哪里?
四、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五、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六、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七、儿童心智发展的没在过程
八、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九、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
十、从爱走向独立
十一、“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十二、应该怎样理解孩子?
十三、自由与纪律
十四、当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十五、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十六、“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十七、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十八、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十九、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二十、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
二十一、关于“吃”得生理和心理问题
二十二、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二十三、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第一章主题:感知世界
一、儿童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二、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三、智力来自哪里?
四、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第一章拆分内容:
1.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胎儿在母体中行程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存在的东西,它是孩子内向蕴藏着的强大精神能量和潜能。
说起这个概念,很多人难以理解,这是蒙特梭利对孩子的最基本的定律。
首先要接受和理解这个概念,才能开始下面的介绍。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不需要灌输的,需要的是为其准备好条件,让Ta自己吸收。
幼蝶刚出生时必须吃特别嫩的叶子,为此,幼蝶对光最敏感,它生下来就向着光线最亮的地方爬去,那里的叶子一定是最嫩的,随着幼蝶长大,能吃粗糙的叶子,它对光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人的婴幼儿时期同样是如此,Ta拥有“精神胚胎”让Ta在身体最弱的时期帮助其活下去,成人只需要准备好Ta成长所需的条件,Ta自然会长大。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只有遵循婴幼儿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婴幼儿才能正常成长,心理健全,智力成长也会发展到最好。
2.感觉。
感觉对小孩意味着什么?
小时候的我们是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甚至很多动作也没法做到。
那小孩是如何了解这个世界?
答案就是感觉。
在妈妈肚子里时,来一点点《莫扎特效应》(一种胎教音乐)也许Ta就会踢你一脚,这是听觉。
出生的那一刻,眼前开始出现朦胧的光,这是最初的视觉,慢慢的长大眼睛能看见的世界越来越远,越来越清晰,红黄蓝绿青靛紫,开始关注这个斑斓的世界,这是视觉。
能看见了,就会试着用手去抓眼前看见看不见的一切,虽然不能用需要来表达,却能深刻的感知,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尖锐的、大的、小的...这是触觉。
当手部肌肉开始成长,可以伸缩,抓到的东西就向嘴里送,甜的、苦的、香的、臭的...这是味觉。
听觉、视觉、触觉、味觉是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最直接喝有效的方式,这时候语言对Ta来说是个陌生的东西,只有凭自己的感觉来生长,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一个孩子能被大段大段的诗词,能做十位以上的加减法,就说明这个孩子的智力很高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什么是智力?
百度的对智力的定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
不难理解智力是一种能力,不仅仅是记忆力的体现,现在有很多家长填鸭式的在孩子初期(0-6岁之间)教很多知识,教的仅仅是知识,不是属于孩子自己的能力。
3.智力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有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智力是渔,而非吃得鱼。
讲完这些,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昨天已经说过,人的成长其实是个心理成长的过程。
心理的成长就是感觉触发的这个心理健全的过程。
只有充分理解孩子的与生俱来的“精神胚胎”,Ta使孩子拥有所有成长的条件,外在的感觉一步步的将带领Ta心理成长,我们作为父母能做的仅仅是为他们创造成长的准备而已,让Ta的天赋带着Ta慢慢成长,智力就是随之而来的结果。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有了前面的介绍,我相信这句话不难理解。
从小大人常常告诉我们,这不能做,哪不能做,我们总是偷偷的跑去做,不仅仅好奇,而是需要深切的感受才知道为什么不能做。
常言道,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句话很形象的说明了感觉到的重要性,没有真正去经历,去感受过,你怎么知道是好是坏?
你怎么相信你说的是真的?
只有自己去感受。
我们只要保证孩子所处的环境相对安全,我们就不要去干涉Ta,让Ta自己去感受,成长是从一步步感受来的孩子,心智相对其他没有去感受的孩子玩成熟很多,更能触发孩子的智力成长,感受是孩子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一步。
只有Ta自己感受经历成长的每一步,Ta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否则,到了成年心智也无法成熟。
第二章主题:爱和理解
原书第五章: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第六章: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第七章: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第八章: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二章拆分内容
1.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爱是不狂妄,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他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是《圣经》里对爱的定义。
一个孩子4岁时父母离婚了,有的大人对孩子开玩笑:叫爸爸,叫了就给你买好吃的。刚开始孩子躲在妈妈身后,感到屈辱和愤怒。后来习惯了,无论别人怎样哄骗,绝不开口说话。
我们小时候能记住的总是能带给我们强烈感受的事,大喜或者大悲。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唯一表扬我的就是:我女儿唯一的优点就是每天回家先把作业做完再玩。这里用了两个“唯一”,是的,成年后的我总是努力的希望得到某些我认为重要的人的肯定和表扬,很长一段时间为此作为情绪高低的衡量标准。后来,发现自己是从小受到父母的表扬过少,内心极度渴望肯定和表扬。这是小时候心智成长过程造成成年的问题。
上面这个小孩心理刻上了什么,长大后有什么影响我不知道,但是“爸爸”这个概念一定与一般的孩子不一样。
而相反,在爱和宽容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因为心智成长经历了完整的过程,区分能力没有受到伤害,Ta对事物的把握清晰、准确,并能很好的确定下来。
2.理解
我们发现儿童喜欢重复要求听一个故事,看一个动画片,一直重复很多次也不烦,相反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
为什么呢?
儿童的感觉、思维、智力、思想的最初发展需要很多次的反复。
蒙特梭利说: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成人需要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
孩子对一件事物的感觉,需要单独的练习,Ta才能慢慢的发展出概念。而成人需要给Ta准备最纯粹,尽量避免练习涉及太多的方面,怎么说这个问题呢?
比如让孩子认识颜色,建议给孩子准备单纯的色板,红色就是红色,蓝色就是蓝色,黄色就是黄色。如果你给Ta说苹果是红色的,窗帘也是红色的。对于成人来说很好理解。而对于孩子来说Ta需要认识苹果和窗帘,对Ta来说都是陌生的,Ta要把红色剥离出来就很难。就需要反复很多次的联系,才能准确的将红色认清楚。
儿童自发的心智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天然的兴趣是孩子心智发展最好的方式。强迫孩子学习Ta没兴趣的东西,很可能让孩子走进心智被教的模式里,难以有创新。
比如说有些孩子很小的时候画画的敏感期就来了,成天拿着笔,看似很认真的画,成人看来就胡乱的画什么都不像,可是孩子很可能很认真的告诉你,Ta画了一只青蛙、这是一只蜗牛、这是树叶...这种时候我们只需要静静等Ta成长,适当鼓励,就像种花一样,慢慢浇灌,时间到了花自然就开了。孩子也是一样,给Ta足够的养分,Ta自然而然就会成。
感觉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古时候,有个小孩几岁就可以作诗,在当地很有名气,大家都称他为“神童”。当他长到成年的时候,已经变得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了。相信大家大家都听过《伤仲永》的故事,这是拔苗助长的典型。
成人需要去理解孩子的成长模式。被教模式不是正确的成长模式,只有对感觉进行单独训练,感知到才能健康的成长。
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而这个消化的过程就是感觉训练。
要梳理大家的一个观念,智力是一种能力。而思维、知识只是智力最基础的部分,只有建立在理解消化了的知识上的思维,并表现出处理某方面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智力。
人类开发潜能最好的办法是在儿童时期不断进行感觉训练,重复的次数发到某种量时,儿童就产生的概念。当儿童通过这种重复建立了全部的生存概念。
有一天,一个孩子画画,他把树叶画成红色,树干画成绿色,这个时候儿童眼中的景象还是一个未被理性修正的对象,他知道颜色,但他的注意点不在颜色上,他现在是形象的观察者,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活观察者;过一段时间后,孩子把树干画成棕色,树叶画成绿色,花画成红色,这时候他才是生活完整的观察者。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慢慢完善心智的过程。
当理解孩子内在成长的过程以后,通常成人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真正充满爱的环境,为Ta准备成长必须的准备,在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对事物的逻辑思维,记忆力等方面都会有很好的发展。
第三章主题:爱的环境
九、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
十、从爱走向独立
十一、“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十二、应该怎样理解孩子?
十三、自由与纪律
十四、当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十五、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第三章拆分内容:
1.爱和缺爱
从爱走向独立和从缺爱走向独立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只有从爱走向独立的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一辈子终身受益,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大的礼物。
健全的人格和不健全的人格人生会有什么差别?
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是心智成熟,不钻牛角尖,思维和心胸相对人开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承受压力强,人生更容易有大的成就。而不健全的人格的人很容易钻牛角尖,遇事容易情绪化,走极端,内心缺乏力量。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就会溢出来,如果只有一点点怎么倒出更多的?爱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爱是充盈的,才可能分享爱,缺爱如何分享爱?
爱是孩子正常生长最重要的条件,而教孩子是成人最常用的方式,教的另外一个说法就是灌输知识,当我们理解了孩子的成长模式,你就会发现教是一个不太合适的方式,教的是知识,与孩子心智成长是没有太多益处的。
理解孩子的感受,正确的引导,避免恐吓和欺骗,让孩子从小以积极乐观的当时面对问题,并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比如要给孩子抽血做化验的时候,是告诉Ta一点都不痛不怕,还是告诉Ta事实,尽量弱化疼痛,鼓励Ta面对现状,说,会有一点点痛哦,就像蚊子咬一下,你这么勇敢,这点痛不算什么的,很快就好了。
2.规则下的自由
有一句话说得精简有用:规则下的自由。对给孩子的环境就是规则下的自由。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看似自由,却蕴涵了很多隐藏的规则,比如使用过的工作需要归位,做工作时尽量不要大声喧哗等,自由成长也是要在安全、有规则的情况下成长,如果没有规则就是野蛮生长,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长大很难适应学校、社会、公司等方方面面的规则。
曾经的教育纪念需要刷新,用理解的爱来对方孩子。
一个孩子得到家人送的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外孙想拆掉小汽车探索车为什么会走,但家人觉得拆了可惜,就把车藏到大衣柜顶上。几年后孩子长大了,家人拿出了车,但孩子早已不想玩了。家人剥夺的不是车,而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机会。
对于儿童来说,掌握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的方法。生命成长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本能。没有人能遏制得了。
假如你只有100分钟的时间,你必须做出选择,就像孩子的心智成长时间只有生命的头6年,这个时间是一个人的黄金时间。
3.自然成长
幼儿时期,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巧,这是最重要的。
诗和词是什么?是成人在抒发一种感情,一个意境,一种感觉的一种方式,包涵了深刻的情感和哲学,是成人世界的骄傲。
对于一个心智还在成长的孩子能理解吗?很困难,Ta的认知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孩子可以受这方面的熏陶,给Ta读读,但不能让这些东西占领Ta的心智空间,要让Ta自然按照自己的成长规矩来发展。
孩子的思想是没有禁锢的,Ta可以把手里的东西想象成任何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人的一生创造力最强的时候就是6岁之前这个阶段,而恰恰这个阶段是Ta几乎不懂成人世界的阶段,没有限制和约束,Ta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小时候的思想没有受到禁锢的孩子,长大后的想象力也会比一般的人更好。如果你是一个需要创作的人,有时你和孩子相处你会发现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第四章主题:顺从和意志
十七、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十八、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十九、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二十、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
二十一、关于“吃”得生理和心理问题
第四章拆分内容:
1.因爱而顺从
传统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听话,顺从,为了让孩子顺从甚至会凶孩子,打孩子。这种环境下的孩子,顺从也是表象,很可能心理缺失逆反。
在幼儿园里有些孩子,会因为喜欢老师而顺从,老师说绿灯才能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老师说吃饭不能说话;......老师的话像圣旨,不止她要遵守,其他人也要遵守。
爱让你顺从。这句话说的是成人也是孩子。我们会为了爱而自发的理解某人而顺从,同样孩子也会为了爱你的顺从你,老师给予了Ta爱,Ta将汇报顺从。
对于儿童来说,顺从是一种荣耀,一种快乐。想一想爱情的面纱尚未揭开时相互热恋的爱人,她请他做点什么时,他是何等荣耀!顺从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当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时,那是Ta还没具备顺从的能力。一旦儿童具备了能力,Ta就可能听从成人的指示去做什么,以便在真实的生活中检验自己。
2.顺从的三个阶段
孩子的顺从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黑人留下了“任性”的印象;
第二个阶段是儿童具备了这种能力,做起事来没有障碍;
第三个阶段是儿童渴望顺从,这是顺从让Ta开始向优秀的人努力。
这里的努力就是意志力。顺从的初期意志力不够,没法让自己完全的顺从,当能力达到以后自然就顺从得没有障碍。儿童在头6年里不断按自己的心智发展,并建立相当的能力后,他开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三阶段渴望顺从的原因,就是顺从真理。
孩子到了第三阶段不在看人,而是遵循事物发展的法则。
真善美
这幅图代表了几类人:红色代表完善的中心;
蓝色代表品格完好、比较坚强、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
白色代表不同成程度尚未达到正常的大多数人;边缘的深红色代表正常范围以外的那类人,比如说精神病患者、违法者。
人对周围的适应能力从头6年就开始了,如果头6年儿童按照内在的指导正常发展,他自然而然就是蓝圈中的正常人,别人就是打骂Ta,不让Ta追求完美,Ta也要追求完美,Ta有强大的内心支撑Ta追求完美。
很多成人追求真善美,但这个过程很艰难,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自我挣扎中度过,一生成为生活的苦行者。但一名儿童如果在零到6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Ta的内驱力,Ta一生就是为了不断的完善自己。
真善美的人是人们热爱的人。贞德、林肯、甘地...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优秀的工人、教师、战士,还有其他正直的人们,对社会有建设性行为的人都是真善美的人。
没有障碍的人(多半是白圈里拥有完善人格的人)身上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趋势Ta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Ta一心一意要把这件事做好。极少收到其他外界的事的影响。
拥有完善人格的人是拥有真善美的人,这种人积极、乐观、意志力坚强。
4. 有生命力的环境
大自然创造了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拥有不同的个性和创造力。
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个性构建他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当时。比如说,说话晚些的孩子,Ta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能比较强;而说话早的孩子,相对敏捷,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比较好。你不能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
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就是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发展的条件,自由就是最好的发展条件。
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有生命力的环境?
这需要对孩子心智发展模式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构建这种有生命力的环境。
比如说,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成人认为孩子最大的天赋,这两种能力都是孩子建立了正常的心智能力后才能发展的内在天赋。儿童要将环境中获得知觉加以组织,所以环境又必须真实。这样儿童才会将事物主要特征抽象化,因此成功将它们的形象保存在意识的最前面。
蒙特梭利说,抽象能力必须具备三项特质:
第一,要有惊人的注意力及全神贯注的能力,这几乎在沉思才能出现的一种状态;
第二,要有相当的自主与独立判断的能力;
第三,要有随时随地期待着接纳真理与事实的信心。
生命的状态是由感染力的,当我们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树叶抽芽,这种来自对生命的感觉是有能量的,我们的生命是丰盛的,你才能给儿童创造一个富有生机的环境,儿童会从这里感受到,同时Ta会吸收这种能量,Ta会依靠这种爱而获得安全感来发展自己。
当我们缺爱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无力、悲观、失去信心,对于儿童来说同样如此,Ta没有吸收到爱,Ta也会无力、悲观、失去信心。
成人要能随时发展自身,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的丰盛自己的生命,孩子自然就会感受到你创造的这种有生命的环境。
5.吃的问题
“吃”对儿童意味着心智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口对事物进行认识,意味着自尊,意味着选择,意味着意志力的行程。所以吃和玩是儿童两大主要任务。对“吃”的满足,解决了孩子自尊的最初需求。
全书一共我有23章,还要两章没有拆分,(一章是十六、“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及最后一章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我觉得前面一章我们通篇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而且内容有点散乱没必要赘述,最后一章是在探讨其他与儿童关系不大的章节,就没有拆分。
这本书拆到这里,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