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想不起来,这本书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出现在我想要读的书单上的,但我一直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心心念念,忘不掉,所以,终于到图书馆找来读了。图书馆里只有这套书的第三本《〈读书〉十年(三)》(1994年到1996年),也是此系列的最后一本,读到结尾才发现,原来作者最后是离开《读书》杂志了,这本书,也就记录到她调离《读书》编辑部为止。书的风格和内容我挺喜欢的,扬之水每天的日记,平实简练,但颇有韵味,其中所记录的文人风貌也可管窥名家大师的性情。
作为日记,可以看到,她的日常生活内容就是读书,几乎每一天都在读书,读的书以中国的文史类居多,此外就是拜访作者和文人、饮宴聚餐、作文、出差或出游。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天她去医院拔掉受伤的大脚趾甲后晕倒,后来回到家,记录的仍是读了什么书,即便是这样精神不济的时候,只要有空,还是要读书的。半夜睡不着觉,爬起来读书,下雨不能外出,读书,经常头痛吃止疼片,还是要看书,朋友作者的馈赠,仍是书,她爱书,已到骨子里。
如果对文史和文物研究有兴趣,《〈读书〉十年》几乎可以算作一本读书索引,扬之水大量地读、买和借这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真不知有没有哪一天是她没有读书的,不过对于我来说,光看她的那些书名,就觉得枯燥深奥了些,凭此记下来的书单倒没有几本,她读的是学者之书,是研究学问的,从心里让人感到深深地佩服。
读书之外她也写文章,或是研究类的文章,或是游记类的文章,投稿。“半日读书,半日作文”,读到她日记里这样简简单单的8个字,有一种宁静感蔓延开来,这样的生活,很是向往。只是不知她别的文章是什么样子的,有则日记记录了她读了某个女作家写西藏的书后的回信,让我大跌眼镜,过于煽情,好像有吹捧的嫌疑,不似她的日记质朴无华但韵味悠长。
她写的游记在我看来很好看,她去过的地方和景点,有很少的一些我也去过,但看了她写的,我觉得原来自己根本什么都没看到嘛,她对古建筑、古器物和历史都了解颇深,所以能够一一点出建筑和风物的名称、历史、文化价值。这让我发现,出游时,很多宝贝白白在自己眼前被错过,遗憾。
她写景带点儿古韵,用词凝练又厚实,她喜欢详细地写游览过程,风光中夹着她介绍的人文遗迹,让人有历史兴怀之叹。
日记中还有大量的聚餐情况记录——和谁今天去哪里吃了什么什么菜、共费多少钱,这一点,有点儿读民国文人日记的感觉,这样的习惯,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意外地有那么点历史史料的作用吧,二十多年前,他们聚餐一顿饭多是一二百、五六百,而据扬之水出游海南的记录,海南酒店服务员一个月工资是二百。简单地换做现今物价,他们的日常聚餐可谓高档。印象犹深刻的,是有次必胜客别人宴请花费一千多,一个披萨近50元;有家饺子馆三鲜的和牛肉馅的一斤40元,一想那是二十多年前北京的物价,更是让人咋舌。
除了聚餐的花费,偶尔扬之水在外游玩时买个包子喝碗粥,花费块儿八毛的,让人觉得是那个时代平民的生活水平。
日记的记录很真实,也有细节,所以,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她跟那些作者、大师的互动。比如王世襄、丁聪、徐梵澄、王蒙、余秋雨……还有她的同事和同行们,范用、沈昌文、谷林先生等等。她是编辑,文化气息很重的《读书》的编辑,认识很多重量级的文人,这些文人身上的性情也在她的记录中不经意地流露了出来,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见到的一般。
这本书最后二三十页是人物索引,附录在全部三本书中出现过的人物,扬之水作为编辑,交游是很广阔的,而且大家名家很多,可堪一观。
让我最有兴趣的,是她写日记这件事本身,每一天都在写,就这么写了10年,一年一年的,看似很多事情是没什么变化的,读书、写字、会友、取稿、邀约作者,但如果10年看下来,就像结识了一位老友,一日一日的,越来越熟悉她、了解她。她的大部分日记都比较简短,这一天主要有什么事,略记几笔,但这就是生活,而且把生活定格了,用文字的方式。
这让我不由得也很想开始写日记。即便生活是平凡寡淡的,能品出日常生活的清甘,描摹下这一刻的生活侧影,也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