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把最近读过的书命名为“夏日清凉书单”——
或是因为其中某本书能让人全身心投入其中而忽略夏季的燥热
或是因为其中某本书的观念能使人在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时候有所改观
或是因为其中某本书的力量能够让你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
于是有了下面的分享~
——高亦藤
给思维来场小地震——
《送你一颗子弹》
作者: 刘瑜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豆瓣评分:8.2
书摘:
制度固然重要,而文化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最有效的因素。
每个人的心中,有多么长的一个清单,这些清单里写着多么美好的事,可是,它们总是被推迟,被搁置,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为什么勇气的问题总是被误以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总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书评:
如果这本书没有许多幽默、接地气的地方我可能读不下去;但如果这本书没有一些有深度到近乎晦涩的内容,我可能不会读下去。
对这本书我没办法产生太多额外的想法,大多数时间我在看作者絮絮叨叨的同时,脑子里想的是“对啊对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或者“原来我也这样过,怎么之前从没发觉呢”,觉得作者与自己有许多相似的感受。其中穿插许多令人惊叹的比喻,足以见作者思维之跳跃、想象之丰富。当然,也有一些理解不了或者不赞同的地方。
这本书确实像一颗子弹,之前我的世界可以说是是一个被厚重白膜包裹着的圆球,我在其中能感受到从外界透出的光,但又缺乏清晰的认识,更看不到远方的世界,而这本书就像一颗子弹,把厚重的白膜打开一个缺口,阳光可以直接照进来,我也有了一个角度可以看清世界一隅。
我感激这本书带给我思维上的小地震,或许我一辈子都无法从这个圆球中逃离,但我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就势撕大这个缺口。
梦想的力量与心灵的家园——
《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毛姆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豆瓣评分:9.0
书摘: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中也找得到美德。
世界是无情的、残酷的。我们生到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我们必须自甘卑屈。我们必须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注目。
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
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
做出这件事来的不是我,是我身体里一种远比我自己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
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并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能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书评:
在凡人看来,思特里克兰德简直就是一个不可理喻的loser。他放弃了原本优渥的生活和正当的职业,抛妻弃子只身来到巴黎画画。然而他的作品没能获得当时人们的认可,最后患麻风病双目失明死在太平洋一个小岛上。
有句话说得很好: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思特里克兰德似乎深谙此道,所以一直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他抛弃世俗给他的种种定义:父亲、丈夫、经纪人等等。他在世俗潮流中逆向而行,还认为“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没有责任心的父亲,是个荒唐对待感情的渣男。但实际上,他把自己都不当回事——为了梦想,受尽冷眼、吃尽苦头,哪怕病入膏肓仍执着无悔。这样的人,真是让人又敬畏又憎恨。
天上挂着月亮,地上躺着六便士。月亮的美好转瞬即逝,六便士容易被别人捡走。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捡起六便士,还是仰望月亮?
这看似是个疑问,但透过这个悬殊的比喻很明显可知作者有所偏向——毕竟月亮是那么的庞大而梦幻,六便士却是英国币种中面值最小的存在。
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有很大可能还是追求现世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朝着梦想努力。况且,我觉得现实中月亮与六便士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也并非完全对立——或许这就是我无法成为思特里克兰德那样的人的原因吧。
独立女生的励志手册——
《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作者: 杨熹文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豆瓣评分:7.5
书摘:
别说姑娘们不需要努力,也别对着她挣扎的姿态泼冷水。当她穿着线条粗糙的旧衣裳,开着雨刷生锈的小破车,有人觉得她品位太糟糕,我却觉得她流汗的样子很性感。她一头扎进对未来的憧憬里,想拼尽全力试试自己能够成为谁。此刻,你能做的,就是尊重她的努力。
一个人下决心实现梦想,总是有办法的,可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品尝过愿望成真的滋味。人们假装没有钱,没有时间,没有愿望,没有不顾一切的决心,直到真的一无所有。
我的努力中一直有点仇恨的意味,目标明确,攻击性强,谁小瞧我,谁就成全了我。
从前的我,坚信男人是一扇窗,可以带我领略外面无尽的风光……所以,当这扇窗被关上,我的世界仿若失去一柱光,却忘记我也有生命自备的锄头,只要拾起来亲自动手,也可以凿掉隔开自己与世界的这层屏障,在单调枯燥的生活里竖一扇宽敞明亮的落地窗。生活的层次深浅,最终是要依靠自己去决定。
书评:
这是一本典型的鸡汤励志书,鸡汤虽不管饱,但偶尔读一读也会给自己带来正能量。尤其是这种把励志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奋斗过程之上的书,显得比某些空洞的鸡汤真诚得多,因而读起来流畅又轻松,也不用怀疑智商。
不过,作者略矫情略清高,书中不免有些“秀”的成分,刷盘子洗碗的故事也多次重复,还有一些行文的鸡汤套路明显。但这并不妨碍这本书能带给人力量和感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学会自我辨别,哪些是可取的、必须的,哪些是不必要的,我实在不赞同也不理解她为了努力不顾身体状况甚至吃馊掉的隔夜饭或为省钱不参加社交活动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的部分,但我不能不赞同她那种高度的自律以及一直努力的精神。“一直”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而这一点,也是促使我买下这本书的理由。
在自己找不到方向,或者松懈的时候来这样一碗鸡汤,多少会给人带来点不一样。
如何过好人生——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1、2
作者: 李欣频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豆瓣评分:8.1
作者: 李欣频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豆瓣评分:7.5
书摘:
如果你能力不错,请做一个不恃不求、无条件帮助别人、对周遭有贡献的人——这个社会已经死伤无数,我们不需要多一个善战的勇士,我希望你们将来都是有能力让这个世界更好更和平的人。 慈悲是没有敌人的,无欲则刚。
把兴趣变成专业,专业变成资源,发展更多副业。在喜欢的事情上游刃有余,生活丰足。
遇到自己不喜欢但非做不可的事,就为自己找到好玩的理由、诱因点,让自己自得其乐,如此才能把事情做好。何不以游戏的心情找到爱不释手的工作乐趣?
要大胆地突破旧的思考模式,不理界限地发挥想象力与创意,就不能担心别人地眼光与评价,也不能害怕一连串的重创与伤害。因为你未来承受的风险,比安全待在原地的人还高很多,你得加强冒险和好奇心,以及不怕痛、有加速复原的能力,才称得上一个创意人刀枪不入的体质。
旅行是后天混血的过程,每一次旅行就混一次异国的血。
把自己当做一项事业,当成个人品牌在经营,创造自己名字的价值,帮自己建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而不是社会价值下的职位。
书评:
这本书褒贬不一,但我还是挺喜欢的。不在于李欣频的几万字能教会人什么,而在于她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看世界的角度以及去寻找很多有趣信息的线索。
这本书的优缺点都比较明显。
全文是李欣频的讲课稿,但并不是在讲某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是在讲该怎么度过一生。这本书有很大一部分是各种各样的书单、影单,就像一个微型的资源库。意在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作者的知识面很宽,各种故事、金句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本书因此显得不是那么连贯抑或完整。而且,作为一本大概十年前出版的书,内容稍显陈旧,其中提到的书不少已经绝版,电影也以世纪前后的为多。总的来说是启发意义大于借鉴意义。
读这本书的过程,思考时间大于阅读时间。
书中许多念头让人醍醐灌顶,为之一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这个世界更多了一种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也产生了想要去探索之前并不感兴趣的一些东西的动力。
让我对人生的态度从自发到自觉,从混沌到清晰。
黄庭坚曾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希望从这个夏天开始,通过读书,我们都能变得好看和有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