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多份银行年报,我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几乎所有银行的业绩增幅都在放缓,与此同时净利差也都在收窄。说直白点就是银行的主要盈利渠道的获利能力变弱了。过去吸收一万元存款,通过贷款投放,能够获得200元的利息收入,现在可能只能获得180元甚至170元了。
截至4月11日,共有24家银行公布了年报,除了江阴银行的净利差较2021年有所上升以外,其它银行的净利差全部有所降低。降幅最大的银行是重庆银行,从1.93%降到了1.59%,降幅达到0.34个百分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银行业的净利差普遍在下降呢?有人说是因为贷款利率下降了,也有人说是因为贷款利率下降导致贷款重定价机制生效。其实我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存贷款利率不同步。
如果贷款利率下降,存款利率也跟着下降,那净利差是不会收窄的。现在的问题是,银行的贷款利率在政策引导下不断下调,但是存款利率却没有及时跟上节奏。
2022年各家银行的贷款利率都有所降低,市场上3.8%的贷款利率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低至3.65%的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的市场机制是有一家银行低,其它银行为了能够抢到业务,也会降低贷款利率。反观存款利率呢?摆在银行面前的是一个两难抉择:降利率,市场竞争力弱;不降利率,净利差不断收窄,利润降低。
让银行处于这种两难境地的原因主要在于LPR机制改革。
遥想当年,在LPR机制出台以前,国家加息和降息对于存贷款利率来说都是同步的。比如2015年降低的基准利率,一则通知下来,存款和贷款利率均进行下调,而且下调幅度也是一样的,这样就保证了银行的净利差不会发生变化。除了涉及重定价机制的问题,几乎不会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
当然了,话分两头来说,基准利率机制也有问题,那就是降低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力量进行调控,可能与市场需求有所偏差。LPR的诞生主要就是解决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可是LPR一出台,直接就导致了存贷款利率的不同步。
现在每月公布的LPR利率只是决定了贷款利率,并没有机制来决定存款利率。这就直接造成了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有差异。想要降,又不敢降,怕丢了客户;想不降,利差收窄,盈利状况又实在是堪忧。
于是,就和商量好了一样,许多地区的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在4月份再次(2022年9月也有一次)进行了利率调降。陕西、河南、内蒙古、湖北、广东、山西等地的银行都降低了存款利率。当然了,没有无缘无故的巧合,它们降低利率是来自于银行业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统一协调。这具体是一个什么组织呢?以后有机会咱们再详细说。
送上4月11日银行板块走势的简单点评:
银行板块有13家银行上涨,22家银行下跌,7家银行平盘。在76个行业板块中,银行排名第48,传媒、贵金属、种植业与林业领涨,饮料制造、自动化设备、机场航运领跌。上证跌0.05%,深证涨0.04%,创业板跌0.17%,银行板块下跌0.2%,以872.31点收盘。
银行板块在水面附近开盘,开盘即下跌,盘中不断向上震荡,最终也没有太好的起色。成交量达到2009万,相较前一日多了近200万。成交量在不断上涨,跌幅却在不断扩大。空头有不断扩大之嫌。
从内部细分板块来看,国有大行是唯一上涨的板块,涨幅达到0.48%,股份制银行下跌0.15%,城商行下跌0.33%,农商行下跌0.42%。
从个股来看,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北京银行领涨,涨幅在1.13%-1.48%。苏州银行、招商银行、江阴银行领跌,跌幅在1.25%-1.85%之间。
结论:近乎平盘的走势,无需上火,持续观望。
我是专门研究银行,喜欢讲干货的银行研究僧,关注我,咱们一起学习探讨,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多多转发、点赞、关注。讲的不好,仅供参考!#4月财经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