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不容僭越
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年出台以来,以雷霆之势涤荡积弊、激浊扬清,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从遏制公款吃喝、整治文山会海,到狠刹奢靡之风、规范公务接待,八项规定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病灶,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然而,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心存侥幸、顶风违纪,试图僭越纪律红线,这不仅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更违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
中央八项规定不容僭越,在于其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与执政根基。八项规定聚焦群众深恶痛绝的作风顽疾,从精简文件会议、改进调查研究等细微处入手,本质上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若党员干部漠视规定、肆意妄为,沉溺于特权享受、铺张浪费,必然导致党群关系疏离,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无论是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还是借公务之名行享乐之实,每一次僭越都是对党的宗旨的背离,对人民信任的辜负。
僭越八项规定的行为,根源在于纪律意识淡薄与权力观扭曲。部分干部将规定视为“软约束”,心存“下不为例”的侥幸;有的甚至将公权力异化为谋私工具,把公款公物当作个人享乐的资源。这些行为不仅触碰法律底线,更折射出理想信念的滑坡。
维护八项规定的权威性与严肃性,需以“零容忍”态度强化监督执纪。纪检监察部门要持续发力,紧盯关键节点、关键岗位和“关键少数”,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精准发现隐形变异“四风”问题,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同时,需强化制度刚性,对顶风违纪者从严查处、通报曝光,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此外,还需深化警示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从思想根源上破除特权思想和侥幸心理。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一阵风”,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才能确保八项规定落地生根,让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成为新时代的鲜明底色。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将八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敬畏感,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纪律尊严,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