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美国电影:有人说这是一部讲教育的电影,适合教师看,但看后我觉得不尽然。确实这部电影讲教育的目的与学生诉求,老师的努力与现实的无奈,但也讲人的童年与成年,内心与现实,活着与自杀……
有人指出题目译为《分离》更妥帖。我不懂英文,但剧中的内容确实跟超脱这个题目没有多大关系,用分离似乎更妥。人活着的压力痛苦忧郁,可能与不成功分离有关。
外公无法分离女儿的死亡与自己的责任,因而再老年痴呆后耿耿于怀自责中,当亨利扮女儿安慰他后才舒缓下来,从容面对死亡。
亨利更是无法分离童年时母亲自杀的问题而封闭自己,郁郁寡欢,以致成年后仍然是阴郁。
学校的教育目标不是不放弃一个学生而是要让所在社区在二次交易中提高附加值,校长做不到 ,只好被辞退。学生成长的诉求不是州考夺魁,而是有人能接纳他理解他的人生追求。
那个胖胖的女孩在艺术上颇有天分,但家长打击她对艺术的追求,继而打击她的身材………这是父母育儿目标与儿女的天性的分离。诚然父母的管教没错,但在管教中的否定次挫伤孩子自尊心,最后让孩子放弃生命自杀。这让我们做父母警醒,我们的为你好其实是害他,我们的批评其实是对他人格侮辱,要不得。我赶紧改邪归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