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角超级思维导图之“学习悦”的学习心得

1.学到了什么?

“时而学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这一名言中的“习”原来对应的是“实习”、“实践”,而非我们所熟知的“复习”,因为拿自己从小大到的学习经历来看,一次次的复习,并未让自己产生孔子口中所说的“说”(悦)。

妙爸透过对“习”字繁体字的解说,更加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展现出习字,如“老鹰学飞翔”之意,因而“习”引申出来真正的含义是“实践”。而孔子这句名言的实质含义是:学了以后经常付诸实践,难道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吗?

2. 有什么启发?

从小到大一直在学习,哪怕毕业工作后还在学习。如因为工作需要,英语也一直在学,但由于工作场所的变动,我发现所学内容与工作所需并不匹配,此时就会兴致下降,甚至惰待,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对旧有内容的学习就会放弃,因为真的没了“实践”的机会,也没了学习的动力。

因此,透过今天的学习,我联想到“实践”、“实习”需要有个“场”,也就是“可习武之地”才行。

3. 如何应用?

根据上面的启发,觉得需要解决所学内容并无习武之地的矛盾,才能进入“学习悦”的闭环。我想到:

一、要么自己寻找场、创造场,进入社群、打造社群,在这里透过分享、输出实践所学内容,建立愉悦之感;

二、要么深耕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沉浸式学习,以致于上瘾,再进入到分享、输出、运用的环节。

无论如何,以上两点都是从“动力系统”或“情感层面”去解决学与习的脱轨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