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段时间,心里很难受。职场情场不顺,不管付出怎样的努力都看不到成果,我没有大把时间去试错了,社会对我的要求,家庭对我的期待逼得我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我开始迷茫,回头看看走过的这段路,好像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再自问:
-有一技之长吗?
-没有。
-喜欢做什么?
-不知道。
-擅长做什么?
-好像什么都不太行。
没有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也没有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甚至,我都不太懂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看看手机中的联系人,曾经促膝把酒倾通宵都不够的老友,现还在联系的也寥寥无几,微信里的好友也不少,但最多也只是点赞之交。连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都难找到,还得时常提醒自己注意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更别提寻求别人真正的尊重与理解了。
-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什么?
我不爱跟别人讲心事,怕被无端地评价,也不愿意花时间在别人身上,当然,别人也如此。
我不愿意带面具,也不愿意委曲求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只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但这不是抑郁,是走极端。我很了解这样下去会导致很严重的事,但我已经控制不了了。我在努力的控制,甚至自发的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我去旅行,喊着要“寻找自我”的口号,但是除了吃喝玩乐也没得到什么启示;尝试过很多自我管理的app,不管是饮食健身、还是学习工作,都无法坚持到底;尝试和家人聊我的生活,但是父母的那一套经验早已不适。也尝试从网络社群找归属,但社群越是多元,归属感越难找。
似乎,已经看不到希望了。
无意间,我读到一本叫做《解忧杂货店》的书。
故事中,那些徘徊在杂货店门口的求助者,都曾有难以抉择的时刻。于是,他们不约而同选择向解忧杂货店求助。那时,和他们处在相同境况里的我在想:如果在现实中也有这么一间解忧杂货店,该多好!
直到有一天,在颇为绝望的时候,发现现实中,真的有一家解忧杂货店。仿佛抓住了一根稻草,我尝试写一封信丢过去。
虽然当时并没有抱很大希望。
就像你遇到难题了,你会去问你爷爷?别说问爷爷,就算爸妈都不想问,这老人家和年轻人的代际,不用想都是个大问题。
但有些话,实在无人可讲,我现在想要的只是一吐心中的不快。
刚开始,我有试探,也刁钻地问问题,质疑所谓的老爷爷是否真的存在,刻意放大自己的错误,一遍又一遍地抱怨……
可是,往复过几次来信,我居然没有受到批评、说教,“那个老头”只是倾听,还乐呵呵地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告诉我:孩子,爷爷收到过很多信,大家都提到过类似的烦恼,你现在所处的情况和经历,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啊。毕竟,哪有什么仙人指路呢?若不曾迷茫,不曾摸索,恐怕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吧。
他只是轻轻地笑了,却给了我一把打开心门的温暖钥匙。
他让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趣,每个人都独一无二,除了我,没人更了解我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我只是暂时困在泥淖里,没人来拉我一把而已。
最后才发现:其实,我只是需要一个感同身受的人,熬过这些时光。
想想看,虽然没有一技之长,但至少爱读读书写写东西;虽然现在还不太明白我的天赋所在,但我知道最愿意做的事;虽然还未找到自己的使命,但从小就希望做个温暖的人,给人希望。
不得不叹服,人有希望,就如同信仰直入心海。从此我爱上了这个地方。
那位老爷爷,在洞悉世情与人心之余,以善意回应。让人相信在这破洞不断的世界里,仍有人竭尽所能在用心填补。正如他知晓的,每个孩子活在这世上都不容易,各有各自的难题,都难以启齿。当感觉自己被世界孤立的那一刻,才明白:人们需要的未必是如何解决的答案,而是在那一刻,有人愿意认真倾听,且愿意与孤独的自己同在。
如今,我在解忧杂货店做义工,和老爷爷一起陪伴不开心的人,甚至绝望的人。和很多人相遇,再擦肩而过。
有个孩子对我说: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打开解忧杂货店,不写信也不留言,只是静静的看着这个小屋,知道至少有一个地方可以倾诉,知道有一个像家一样的地方,再难过再烦躁也会平静下来。
看完他的留言,真的很感慨,我不奢求在这可以得到什么,只希望在某个人身处黑夜,万念俱灰时,为他点亮一盏灯。只希望让他知道,即使他什么都不说,也还有我们在陪伴。不知不觉中,在给他人关怀的时候,也整理好了自己的生活,包括对生活的看法。最起码,我不是孤身一人。
我还遇到一群杂货店的小义工,他们和我一样,想通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积极、乐观、美好影响别人,给人希望。
我不知道能不能改变世界,但至少还未被世界改变自己;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多少戾气与悲观抱怨,但至少能时常捕捉到善意与乐观积极;
我不知道我能发挥多大作用,但至少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有间杂货店,专治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