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纠结是不是该换个地方工作,突然觉得可能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我该不该换个地方工作,根本就不是我真正思考的问题,我真正思考的问题应该是,我去新的地方工作比现在这个好的话,我就去,否则我就先在这边工作。
人的行为其实应该都出于经济学里的收益与成本的考虑,当收益大于成本时,那么就会选择去做,否则就不会去做。
基于这种认识,我应该做甲事吗?这类的问题统统可以状态为我应该做甲事还是乙事呢?乙事即价值最高的备选事项。譬如换地方工作,那么乙事就指代现有工作情况。
当然很多事情的情况可能更复杂,譬如换地方工作,还要考虑你现在所在地方的人脉,将来可能带来的收益,鉴于成本与收益是可以互换的,如果离开,则这些都转换为了成本。收益是未知的,而成本确实看得见的,所以很多人无法做出离开的决定。
如果哪一天收益也是看得见的,那么只要收益大于成本,离开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加上还有些人情朋友这些非物质的存在,使得做决定变得更难了。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到头来也是一场空,但身在其中却还是会计算,毕竟衣食住行都需要花费。
从经济学说,这些感情也是可以做计算的,因为换一个地方又会有新的感情产生。
总之,学点经济学还是好的,虽然不一定用它来做什么,却可以帮助我们自觉的做决定,正如篮球运动员不一定知道抛物线,但他们却很好的利用了抛物线,我们不一定说的清经济学原理,却需要很好的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现在的工作状态确实不是很好,主要是兴趣不够,加上没什么工作激情,工作没什么挑战,所以总感觉浑浑噩噩,可是不能这样下去了,所以要好好规划规划,做出点有价值的事情出来才不枉费这一年的时间。
对任何人而言,时间都是稀缺资源,谁也不应该浪费,想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甚至十年后,你愿意到哪,那么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于我自己而言,估计什么时候,我的精力都是稀缺资源,花在哪里不花在哪里都需要计算好,收获最大的价值。
工作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让自己没有任何保留,不逼一逼自己,潜能就无法发挥出来。那这一辈子就基本过的就是这种不上不下的生活了,如果不想这样,就一定要有所改变才行,那就成挖掘自己潜能开始吧!
不懂就多读书,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