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5

恩施玉露:胜似“玉露琼浆”  

关注微信公众号:硒客之家

第一次喝恩施玉露是在去年的国际茶业大会上。正是九月底的时候,北京的晚风已然带着夏末初秋的微凉,但属于夏季的湿热却选择固执地停留在恩施,久久不愿离去。

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喀斯特地形地貌造成恩施的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北部的大巴山和巫山成为这个娇俏城市的天然屏障,五峰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

人们常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天气没有那么好的时候,环绕在五峰上的云雾仿佛有了实体,像溪水一般沿着山路潺潺流下,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成就了当地独特的恩施玉露茶。

第二次听到恩施玉露的名字,是在今年的4月28日。这天上午,习总书记与印度领导人莫迪行走在武汉东湖宾馆的小路上,一边品鉴恩施玉露和利川红茶一边对两国国事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流。

霎时间,有关恩施玉露的文章和讨论铺天盖地的占领了我的朋友圈,也勾起了我对恩施玉露的好奇与探寻之心。

恩施玉露是中国的传统名茶。自唐代时即有“施州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在《事物绀珠》中记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其中“施州茶”指的便是现在的恩施玉露。

不过,那时的恩施玉露还被称为“玉绿”,因其香鲜爽口,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后改名“玉露”。

提到“玉露”,也许很多人还会想到日本的玉露茶。众所周知,日本的制茶技术基本是我国唐宋时期蒸青茶技艺与现代机械化加工技术的结合。1995年,日本清水技术事务所所长、农学博士、香川大学食品加工学教授清水康夫,就日本蒸青茶的工艺追根溯源到恩施考察后题词:“恩施玉露,温古知新。”

虽然同根同源,但日本的玉露茶并不追求干茶外形的整齐美观,而是在乎蒸青茶特有的海苔香型。反之,恩施玉露则不仅要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鲜爽甘醇的香气与口感追求,还要满足外形完整,紧细挺直、形似松针的要求。

相对比其他绿茶而言,“蒸青”,是“恩施玉露”制作过程中的一项古老而独特的重要工艺。利用水蒸气超强的穿透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将鲜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钝化,对比烘青、炒青等工艺,这个过程可以尽量减少茶叶流失的营养物质。

蒸青对茶固然有好处,但这种复杂的工艺同样也使恩施玉露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几乎消失。尤其是在强调标准化、工业化的现代,由于恩施玉露茶在杀青过程中叶面水分有所增加,为了杀青完成后在最短时间内脱去叶面所留水分,降低茶叶含水率,只能在加工环节增加了炒头毛火的工艺,以满足下一步揉捻的条件。

如今湖北省恩施市的恩施玉露采摘茶园面积已经达到30万亩,总产量约1200吨,产值达到6亿多元。虽然目前恩施玉露已经成为湖北省的知名品牌,但在省外的爱茶人中接受度和知名度仍然有限,不过随着这次“东湖茶叙”的热度,蒸青绿茶的工艺和优点一定会逐渐被更多人认识并得到喜爱。

习主席4月28日在东湖和印度总理莫迪品恩施富硒茶

——微信公众号:硒客之家 

2018年4月28日在武汉东湖公园习主席和印度总理莫迪在散步。

习主席和印度总理莫迪品恩施玉露和利川红。

习主席今年是第9次和外围领导人进行茶叙。

习主席向印度总理介绍绿色坛子里装的是恩施玉露。红色坛子装的是星斗山利川红"冷后浑"红茶。

习主席向印度总理莫迪介绍恩施绿茶和红茶。

习主席和印度总理莫迪在东湖边品恩施玉露和利川红"冷后浑"红茶。

看清楚了

绿的是“恩施玉露”

红的是“利川红茶”

恩施玉露

我国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一种

以蒸汽杀青的绿茶

恩施玉露创制于清康熙年间,因获当地土司和当朝皇帝“胜似玉露琼浆”的盛赞而得名,在《中国茶经》中位列清代名茶。

相传,当时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蓝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今日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珍贵如玉,曾称“玉绿”。

恩施玉露1965年入选“中国十大名茶”

2007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近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其制作工艺入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硒客之家

在硒客之家您可以买到正宗的富硒恩施玉露和利川红冷后浑,主席喝的茶您值得拥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