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叙事】
进一步,再进一步
站在50岁的生命节点上,回首走过的27年的职业生涯之路,感慨万千。尽管当时凭借一腔热血,凭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但在每一份成绩里面,都暗藏着帕克.帕尔默所著的《教学勇气》中的这句话: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一 勤奋—— 从新手快速成长起来
初登讲台时,凭借对自己各方面的了解,我曾暗下决心:潜心教书,三年后成为一名最好的教师。
94年9月,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乡村中学。学校不大,共有三个年级,每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60多个学生。当时的张校长,正是我初中三年的语文老师,由于当时学校急需英语专业的教师,加上张校长对我的了解,安排我担任八年级(那时还是五三学制)一个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当时八年级是四个班,教英语的,一个是比我早两年毕业的中师生,他任两个班的英语,这两个班也是他自己一手带上来的;一个是高中毕业的代课老师,他所带的两个班,当时是他一个班,我一个班。尽管我不是最聪明的那个人,但我绝对称得上是最勤奋的那个人,我深知教育就怕勤奋两个字。当时我上的每一节课,绝对是认真准备过的,教过的课文,基本上我都能背诵下来。我不但认真准备每天的课,而且我也在学每单元之前,把每单元的自测题做过,以便于自己提前了解每单元的重、难点。当时学校没有图书馆(96年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配齐),学校订的相关的英语教学方面的资料,都在英语教研组长吴老师那里,他那里就成了我常常光顾的地方,一边淘吴老师的教学经验,一边向吴老师借书看。吴老师被我的好学所感动,把他存放多年的英语资料找出来让我看。我如饥似渴的读着这些英语资料,对感兴趣的做法一一的摘抄下来,实践于我的课堂,服务于我的教学。有时间还去听其他老师的课,时时与自己的课堂做对比——如何突破重、难点的,如何落实知识点的,思考自己哪里做的还不好,需要改进。批改学生作业时,我养成了随手做记录的好习惯,便于自己第二天课堂上的讲解。因为那时我有的是时间、精力,我不但要求自己平日的测验题不过夜,还要求自己书写简单的试卷分析,试卷分析有助于我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同理,也是一个教师站稳讲台的保障。
两个多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来到了期中考试,因为是毕业班,学校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总分成绩,单科成绩也不会引起老师们的注意,我也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成绩。学校多年的教学检测方式,期中考试后,全校三个年级都有一个语、数、外的单科竞赛,每班单科的前20人参加比赛。这次竞赛,使我班大放光彩,不但是平均分遥遥领先,而且全年级前20名,我班占了12个。我没有因为这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我一如既往的勤奋着我知道,我的教学之路刚刚开始,我需要脚踏实地往前走。意料之中,新的学期我又被安排任教毕业班八年级。自此我就一直任初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学,98年起,在我们学校的辉煌期(三个年级都发展到8个班,且每班高达70多个学生)与另外两个老师组成初三复习班的语、数、外“名师团”对外宣传,招收学生,一直到2011年9月。在这期间,我曾外出聆听过各类级别的公开课、示范课,我也参加过各类级别的公开课比赛,我也拿到了各类方面的荣誉证书,也被学校认命为学科组长,写的教育叙事《误会》也曾发表在《山东教育》上,评上高级……。我一边教书,一边学习,使得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
二 彷徨——不知走向何处
2011年9月,我们的学校与其他2所学校合并,合并到的这所学校,还不如我们原来的学校口碑好,只是学校位置处在县城的边缘处。尽管学校已属于县城,但学校的前景不容乐观,还是处于求生存的尴尬境地。在那个“择校成风”的生源大战期,学校领导也曾用尽全力,设法来改变学校的现状,但不曾起多大的作用。因为我们招收的学生几乎是没有升学希望的、更没有升学欲望的,每上一节课都不曾让老师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的成功感。同时又佩服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在令人气馁、饱受压抑、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兢兢业业坚守课堂的献身精神——为我们孩子的未来必须具备的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六年里,我辞去班主任,辞去教研组长……,不知道自己为何做老师,最后要走向哪里,浑浑噩噩度过了生命中的六年,这也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日子。
三沉潜网师 内求自己
2017年9月,我响应教育局的“支教”,逃离了我的学校,来到县城最好的学校……实验中学。“为了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我加入了新网师,与一群尺码相同的人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