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这句很有名。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春秋无义战”是一句名言了。孟子说,整个春秋时候的战争,没有一场是正当的。什么叫正当的战争呢?天子讨伐诸侯,是正当的战争。诸侯叛乱,天子说我要征讨他,天子只需要说这个话,其他的诸侯就会去替天子讨伐,这个是古礼。所以孟子说,春秋的时候,因为天子的权势已经没有了,周天子已经没有任何力量了,所以这时候所有的战争,都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战争,这个叫无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什么叫彼善于此呢?这一场比那一场稍微好一点点的,这种情况是有的。你比如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九合诸侯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是为了能够阻止夷狄,然后能够尊王攘夷。他表面上看起来依然是要扶持周天子的天子地位,这种状况就好过晋国和楚国之间的征战。敌国不相征也,这个敌国不是敌对的意思,而是对等的意思,对等的两个诸侯国谈不上征讨,谈不上是齐国在征讨楚国,或者楚国征讨齐国。征者,必须是上伐下也。诸侯可以征背叛的大夫,这种叫作征。我们过去也说南征北伐,伐也是上对下,征也是上对下,都代表着一种道德的优越感。
孟子认为,在春秋的那个时候,这些战争都是不必要的战争,叫作春秋无义战,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这一句话被误读地特别多,我就听到很多人就跟我讲,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超脱的说法,说你们这些知识分子,你们这些酸文假醋的读书人,一天到晚说读了哪本书,但实际上尽信书不如无书。包括我们家里很多长辈,也经常用这样的话来批评我。
但你要搞清楚,这个书特指《尚书》。孟子讲这句话是说,如果《尚书》里说的每一句话你都相信,你还不如不要看那个《尚书》。因为《尚书》记载着历史,过去的习惯又都是写在筹策、竹简上,言语都很简短,可能再加上政治的需要,有很多东西被夸张了,有很多东西被掩藏了。所以孟子是在说,你如果相信历史书中的每一句话,那你肯定是偏听偏信了。
他绝对不是在说一个人读书读多了就变傻。有的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抱歉,你得先做到“信”字。你做到书上写什么你就照着做了吗?没有吧?能听一点儿就不错了。所以不要用这句话当作自己懒惰的借口,说我这个人不读书 ,别人问为什么,说因为尽信书不如无书!今天我们知道,这个用法用错了,孟子说告诉我们依然要读书。但是你要学会取舍,你要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判断这个东西是真是假。
现在的历史书跟过去又不一样,现在的历史是一门完整的学问,需要考据,需要拿出真凭实据来一点一点发掘,让我们看到最接近于历史真相的可能性。那个比以政治为导向去写的那些隐晦的史书要更有可信度。
那孟子的问题在哪儿呢?他说吾于《武成》——《武成》这一篇,主要讲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这样的大战——取二三策而已矣。这里边恐怕就两三根竹简是可以相信的,其余的都夸张了。
为什么?孟子的判断标准很奇怪,他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孟子认为,武王伐纣是以至仁伐至不仁,武王是至仁的代表,纣王是至不仁的代表。假如你用仁者之师去伐不仁者之师,那应该是摧枯拉朽的。孟子在前面讲过很多次,老百姓会箪食壶浆,在道上摆满了吃的迎接你,这是以至仁伐至不仁应有的场景——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战国策》里边讲过,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是木头做的桨,它能够漂起来;杵是杵米、舂米的那个棍,前面粗后面细。这种粗木头都漂在这个血面上,血流成河的样子。
孟子说,以至仁伐至不仁,怎么可能产生这样的大仗呢?不可能。这一点上我要讲,孟子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孟子首先认定了自己的王道不会错,他认为:商汤、周文王都是在很小的地方兴起的,根本没有多少兵力,为什么能够获得天下呢?就是因为是以至仁伐至不仁,所以所向披靡,根本就不用打仗。他脑海中有了这么一个固执的先入为主的想象以后,史书上哪怕写了,说当时流血漂杵了,他不信。他说不可能,因为武王伐纣不可能流那么多的血,没有那么多的人会愿意为纣王卖命。
我觉得这一点孟子肯定是不对的,历史上再糟糕的皇帝,身边都有一些愿意玩命的禁卫军。你看那个罗马人打仗,希腊人打仗,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连希特勒这样的人都有人愿意为他去死,所以流血漂杵这样的事完全有可能发生。孟子不能倒果为因,说我既然认定了这个观点,那么历史上所有跟我的观点不一致的的事都是错的。
这个不一定。即便是纣王,虽然传说他对老百姓很残暴,但是你很难讲他手下没有喜欢他的部队,没有支持他的政治力量。双方打仗流很多血,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这一篇里边,我们重点是要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绝不是教你不要读书,而是教你用思辨的精神去恰当地理解书里边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