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导图实战之古诗《游山西村》
课程收获:
思维导图是什么?是工具,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练习!这就好比学骑自行车,学会了以后,要不断的给自己创造机会去练习,又或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示自己尝试去做导图,不要太纠结对错,要勇敢的去练习。做完不一定正确,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去思考了,有这个思考的过程。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抓取关键词和进行分层分级的逻辑分类。
本节课实战古诗《游山西村》
古诗最容易让人产生的一个错觉是:很容易轻视它,觉得字少,容易背。其实这是我们的错觉,其实它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高手,每一个字都不多余,都是浓缩的精华。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思考的过程:
1.通读几遍
2.通文理解
在学习时,遇到不熟悉的内容,应该通篇理解,如果是古诗,就要看通篇的解释,这样就会有一个全局观,如果一个字一个字去抠,那么学习就是碎片化的,效率太低,效果也会很差。
3.逐句找关键词。
4.逐级合并。这一步最难,也就是上归大类,有两种方法概括法和提取法。如果是提取法,直接在原文里画圈,这样可以看出哪些是提取的,哪些是概括的,清晰的还原自己的思考路径。
5.确定主干。
思考是否可以做主干了,是否符合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个原则。
绘制导图的过程中,确定完主干,延分支的时候,比如第1个主干后面是酒,客和鸡豚。发现他们并不对应,就可以返回原文,重新提取两个动词:笑和留,这样结构完整,便于记忆。做图的时候也可以不断的修正,补充,绘制成便于自己理解的导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