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幻想与茶界“恩怨”:那些被影视剧误导的认知纠葛

前些日子,一位北方的同学向我表达了他对茶园的美好憧憬,向往那晨雾缭绕中整齐划一的茶园风光,还有那身着蓝底碎花巾的采茶女。然而,当面对我分享的一张高山荒野茶园实拍——“纯天然无滤镜版”时,他才意识到,影视剧中的茶园宣传或许制造了不少美丽的误会。

真实的采茶现场与美丽误区

实际上,采茶人并非一定是娇俏的少女,也可能是在白天采茶、晚上跳广场舞的阿姨们。即使是杭州知名的绿茶园,在春茶季争分夺秒地抢摘茶叶时,哪还有工夫保持那份优雅和美丽呢?

《红楼梦》中的六安茶之谜

在《红楼梦》里,老祖母对六安茶的态度引发了一连串误解。有人甚至曲解为她不喝的是六安瓜片。于是乎,许多人便将六安茶、六安瓜片以及祁门安茶混为一谈。

实际上,老祖母不屑一顾的六安茶是明代就已作为贡茶的绿茶品种,明清时期声名远播。而六安瓜片则是1905年诞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绿茶,因其形如瓜子且无芽无梗而得名,与六安茶及安茶虽然名字相似,但属于不同的品类,只要稍加注意就能轻易区分。

安茶与六安茶的“爱恨交织”

相较于六安瓜片与六安茶只是名字相近,安茶与六安茶之间则有一段实实在在的“恩怨情仇”。据说安茶最初是借了六安茶的名气销售,从《祁红制造》记载来看,“祁门所产茶叶仿照六安茶制法,遂称安茶”。因此,现今一些老安茶包装上还能看到六安茶的字样,但实际上却是货真价实的安茶。

而安茶这位“独立美人”,工艺独特,跨越了绿茶与青茶,甚至还曾荣获黑茶类金奖,但它并不属于六大茶类中的任何一类,可谓茶中独行侠。

武夷岩茶与大红袍:一场误会的等号游戏

对于不太了解茶的人来说,常把武夷岩茶统称为大红袍,并将二者画上了等号。殊不知,大红袍仅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这种误解让其他三大名丛颇感尴尬。真正九龙窠母株的大红袍早已停止采摘,市面上流通的大红袍多为几种岩茶拼配而成的商品大红袍。然而,即便是拼配茶,选料优良、比例恰当的大红袍也能呈现出“香幽水厚,韵足回味”的绝佳品质。

总之,关于茶的疑问与误解比比皆是,但至少好奇之心是开启茶学大门的敲门砖,让人乐于解答各种茶的世界里的问号与惊叹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