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2.核心思想内涵
伤痕文学以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作为重要内容。当时的文学作品或以悲欢离合的故事,或以鲜血淋淋的场景,对长达十年的大动乱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予以了“字字血、声声泪”的强烈控诉,对肆虐横行的极左路线予以了强烈的谴责。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3.发展过程
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四川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紧随其后,在读者中引起关注的“伤痕文学”是安徽作家王余九1978年5月发表于《安徽文学》的短篇小说《窗口》。
其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4.创作体裁
“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因为表现同一题材,长篇一般需要有较多的时间准备。
一般认为,最早问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是莫应丰出版于1979年的《将军吟》 。
另外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发表于1979年)、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也都是此类主题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都先后被搬上银幕或改编成电视剧,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