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总是不断犯错。
觉得自己已经解答过的问题就不会重复,结果女儿同样的问题,可以重复问上10几天。
来考考你:
为什么鱼没有眼皮?这是我们在看动物百科时知道的事实:鱼没有眼皮。
然后就有了女儿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因为之前看过女娲补天的故事书,我就说女娲在制作鱼的时候打盹了,结果就漏了鱼的眼皮。
我确实是睁眼说瞎话,同样的答案重复了10几次,结果女儿还是会问。最后,我只要求助度娘。一看,还真的找到了答案:
对于陆生动物来说,眼皮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保护眼睛不受伤害,另一个是保持眼球的湿润。对于鱼类来说,由于终生生活在水中,眼睛不会出现干燥的情况,同时也不会像陆生动物一样遇到风沙等导致眼睛进入异物,所以不需要眼皮。
公布了这个答案之后,女儿终于不再重复这个问题了。
看来,答疑还真的得靠度娘和众人的智慧。自己说瞎话,娃是难以信服的。
第二个问题是:兔子为什么要吃自己的便便?
百科里面不是说了,兔子因为是直肠子,不像牛羊一样会反刍。吃了青草等食物,因为营养过剩,会拉出软的便便。软便便包了一层膜,里面有很多很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等它重新再吃,这样才能够把排出体外的营养更好地吸收掉。
虽然说了很多遍,但貌似没有转化成孩子能理解的程度。所以,这个问题估计还会重复很多次。
好奇宝宝的问题,确实还是蛮有挑战性的。
等我早上刷完牙,偷偷瞄她的时候,发现小家伙已经醒了,开心地伸手抱住我。“妈妈,我爱你。永远永远爱你。”
最近我们表达感情的会比较多,我就立即回复道:“I will love you forever。“
其实,心情平静了,和孩子天马行空地聊天和互动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等我刷牙洗脸完之后,我以为小家伙要睡回笼觉,又去偷偷瞄了一下。结果发现她窝在被窝里翻阅“水先生”系列了。
其实蛮开心地,阅读是一个打开认知的大门钥匙。很多事情都是慢慢来,现在养成了一个阅读的习惯,也是一个大收获。
每天睡前的绘本故事,平时没人陪的时候,孩子就自己翻阅妈妈给她读过的书。现在当然不认识字,但她喜欢看图片,说不定还会回忆起妈妈说过的句子。记得,外婆几次给娃读书,结果被生僻字给难住了,娃居然能告诉外婆这个是啥字。不是真的识字,只是因为听过故事,记住了一些表达呢。
吃过早饭,我回到卧室和宝贝说再见。
女儿破天荒地说要起床了,今天还要自己穿衣服。虽然裤子拉上去并不平整,但能主动自己穿衣服,这是我觉得更为重要的动力。如果能持续保持这样的小习惯,小家伙就会更有信心自己照顾自己。
这段时间女儿有了很多小进步。
每天晚上能够自己去刷牙了,昨天虽然还把衣服弄湿了。但已经明白是因为做了什么才导致这样的结果的。
能从错误中学习,就是很棒的技能。给自己比个心,因为没有第一时间就生气,而是很耐心地带着娃去卫生间擦衣服,顺便问娃,下次怎样能做地更好。
最近吃饭也有很大的进步。以往天冷,饭菜容易凉,外婆就急吼吼地帮忙喂饭,现在天气转暖,女儿也开始有意识地自己吃饭了。
外婆确实是因为不想孩子吃凉饭,是照顾孩子的表现,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也是剥夺了孩子从自然后果中学习的机会吧。但外婆和女儿之间的事情,我不会介入太多。等周末的时候多多鼓励孩子自己尝试,慢慢来,比较快。
昨天晚上回到家之后,没有体验课,感觉自己突然多出了很多时间,特别开心。饭后我两就自己玩自己的,女儿又给我呈现了她自制的礼物。用白纸贴上各种图形的贴纸,她说这是特制的万花筒。树叶被装饰后,还真的挺美。从一边看是一种景象,从树叶这边看又是另外一种景象,确实蛮有意思的。
女儿的创意作品真的很多,我也不知道能收留多久,但玩过了就玩过了,我表示收到了礼物很开心。随后第一时间拍照片,有了照片就等过段时间清理掉了。只要照片都留存下来,长大以后她还会看到自己的作品,影像记录就很好了,实物确实没有办法保存太多。
我则专心准备课程资料,课程形式和流程已经确定了,就等逐步完善课堂呈现内容。找到的素材还挺丰富,我整理地不亦乐乎。
女儿呢,又开始看上水先生系列,让我划水先生,她就负责上色和减下来,制作更多的水先生图片。
能喜欢自己做手工真的挺棒的,我需要做的就是准备更多的素材,和提供一些启发用的点子。
快乐做自己,快乐玩手工,快乐用英语,快乐阅读,这些是我们共同生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