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老师,为了孩子的成长,用关怀去唤醒学生懵懂的心灵,切不可做一个袖手旁观者。要让他们感受到关怀的暖意在心底流淌,感觉老师是亲切的,学校是温暖的,社会是充满爱的。只要我们用真情去关怀他们,多为他们着想,用真诚去换取他们的真心,换取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找回自信,让理想的风帆再次扬起,相信他们的明天也会很精彩。
关键词:尊重 关注 倾听 爱心
从事特教工作已十余年了,从上学期开始,我有幸成为送教上门专班成员之一,专门负责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每每看到特殊孩子,心里总想走近他们,与他们谈心、沟通、交流仿佛自己也是他们心中的一员。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有着柔和的阳光、碧绿的田野、美丽的鲜花。孩子们美丽的笑容,无不展现着人世间最纯净的美,同他们共同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身边的朋友,已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慢慢的发现,他们有着和普通孩子一样的渴望,一样的梦、一样对未来的憧憬。在他们身上我找到了作为教师的骄傲——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首先,尊重是人与人心灵交汇的起点
姜小玉,是我负责送教上门的学生之一,属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住本县阳平关镇赖马沟村三组,小小的个儿,瘦瘦的,第一眼看到她时不禁让人怜悯,母亲患重度精神病,年过八旬的奶奶双目失明,多年来与年过半百的父亲相依为命,家中几人仅靠着每月的低保生活,虽然村上免去了姜小玉家上交的各种费用,但是由于母亲不正常,得不到细心地照料,父亲忙于农活及全家老小的衣食住行,没有时间和精力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上给与正确的指导。导致孩子严重营养不良,今年姜小玉快13岁了,但身高仅有1.3米,体重仅有50来斤,看到孩子瘦小的身躯,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刚接触这个孩子时,他不愿与我接近,他父亲说:“他不讲卫生,不穿衣裤和鞋子,乱拿东西......”听到这我眉头紧锁。
一个没有朋友,孤僻的孩子,我该怎么做呢?怎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怎样让孩子相信我?尽管有时我似乎手足无措,倍感压力,但内心深处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被认可和被尊重,姜小玉更是如此。于是心中暗暗决定:就让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犹如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会在孩子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
因为她不讲卫生,不爱学习,得不到家长及邻居的尊重,所以她进行了自我的封闭,既然上帝关上了一道门,那么就让我为她打开一扇窗吧,重新让小玉感受到“阳光”。要想重新点亮这盏灯,必须先从家长做起,让家长明白,家庭里有个角落需要我们的温暖,培养小玉爱心的绽放。我找到了小玉邻居小朋友姜某,一个喜大方喜欢帮助人的女孩,制定了帮助小玉的计划,让她主动与小玉交朋友。刚开始小玉表现的有些胆怯,在我的鼓舞下,孩子迈出了第一步,感受到她是有人喜欢的,小玉学着整理书包,收拾凌乱的抽屉,邻居们在姜某的带动下也少了对小玉异样的眼神。常常听到邻居们提醒小玉:“小玉该吃饭了,咱们一块儿回去吧!”
每一位孩子都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别人的赞许。每一次表扬都让孩子信心百增,怎么让小玉对学习,对自己有信心,我想尊重是首要的。
小玉有个好习惯就是有礼貌喜欢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因不会说话,只能用动作示意,怎么回应孩子的每一次热情成了我思考的问题。当小玉跟我打招呼时,我对她进行表扬并主动和孩子进行交谈,让孩子知道她对别人的尊重是个好习惯,要坚持,同时也让孩子明显的感受到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发现你,帮助你,也让孩子感触到我们老师是可敬可亲的。曾经有位哲人这样说过;以心灵才会赢得心灵,用人格才会塑造人格。相信我们持之以恒,总有一天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其次、关注每一次笑脸的绽放
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关注送教上门的特殊孩子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更需要别人的关爱,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
接触小玉以来,我总喜欢拉她的手,问长问短,尽管有时她显得很拘束,可是时间长了,我一到她们家的时候,她就会拉我的手,在我眼前比比划划,我总是耐心的听她“说”,并和她进行“交流”和“分享”。
发现小玉的优点似乎都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在她的家长和邻居的辅助下,小玉改变了不讲卫生的习惯,每天到她们家里,看到她主动打扫房间卫生,把自己的抽屉整理的更加干净,也明白干净整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看到孩子每天的变化我似乎有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感觉。与小玉的相处,感受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多么美好,在家庭里小玉也变的大方了,主动和父母亲打“招呼”,主动示意我教她“写字”“画画”,让我给她改“作业”,尽管质量不是很高,我都会给她画上鲜艳的小红花写上年月日,并补上一句:“嗯,不错,字越来越漂亮了,画越来越美了,加油......”每次小玉都会像一只欢呼雀跃的小鸟跳着围绕在您周围,听着她爽朗的笑声仿佛一股清澈的甘泉,沁人心脾。
一位学者说“要给别人带来阳光,自己心中一定要有一轮太阳。”用爱的春风去复合受伤的心灵,用真情的雨露去打开封闭的心灵,此刻我想我做到了。
再次,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小玉还有不好的习惯,喜欢乱拿家里东西。那天刚好送教上门,她不愿回家,天下着雨,为了孩子安全,我们找了半天才把她找回来。他父亲告诉我,他问别人“要”的一捆小青菜,放在屋子里,准备做咸菜。可等他从坡上忙完回来时,发现那捆小青菜不见了,后来在鸡舍找到了,全被小玉乱刀切碎了,可惜青菜了,小于还不承认是她“干”的,批评了几句,人就不见了......当时我看出她知道我找她的原因,看她怯生生的走近我,为了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我把她拉到身旁,亲切地说:“小玉,老师最喜欢诚实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最可爱,我最疼他,你在老师的心里也是最诚实的,诚实的孩子我要奖励她。”于是我在包里拿出准备好的礼物,递给她。就在这时孩子做出了一个令我意料之外的举动,弱不经风的她,一下子抱住了我似乎在说:“老师我错了。”我被孩子的行为怔住了,不知如何回应,看到她眼角闪动的泪光。我轻轻的拍拍她“别哭,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老师最喜欢你了。”说到这儿,孩子又给了我一个拥抱,她小小的脸蛋热乎乎的,洋溢着得意笑容。此刻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师,我得到了孩子的信任与尊重。“小玉乱动家里东西,是不对的,要注意安全,万一刀伤到自己怎么办呢?以后你想要什么,想玩什么,你可以跟老师说,我们想个办法来解决,好吗?”孩子此刻的泪光又闪动了,哭着抱住我似乎在说:“青菜是我用刀捣碎的,看到小鸡饿的可怜,没想到那是做咸菜的?呜呜呜......”抱住孩子我不知道怎样表达,眼泪充溢着我的眼睛,“你真是个好孩子”。
孩子和我的两次拥抱,至今都是记忆犹新,天真的笑脸时刻在我脑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之间的情感交流,收获和感动就在身边。
最后,拥有博爱之心,让爱发扬光大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送教上门政策的支持下,我们送教上门老师按照“一生一案”要求,坚持每月送教两次,每次送教两小时,走进孩子的家,走进孩子的生活环境,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状况,并结合村委会或社区给孩子帮助。教孩子如何穿衣、洗手、洗脸、洗衣、叠被......做个懂事乖巧的孩子。每次上门送教孩子都很开心,每次的到来都能感触到孩子的变化,虽然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和帮助,但是孩子真诚可爱的笑容已深深地流进了我们的心田。现在姜小玉已经养成穿衣裤、洗手等讲卫生的习惯,邻居对孩子也是倍感关怀,小玉常常出去和邻家的小妹妹小弟弟一块儿玩,邻居夸她是个讲卫生懂礼貌的好孩子。
“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都无动于衷的人。”作为老师,为了孩子的成长,用关怀去唤醒学生懵懂的心灵,切不可作为一个袖手旁观者。要让他们感受到关怀的暖意在心底流淌,感觉老师是亲切的,学校是温暖的,社会是充满爱的。
只要我们用真情去关怀他们,多为他们着想,用真诚去换取他们的真心和信任,让他们找回自信,扬起理想的风帆,相信他们的明天也会很精彩。如果说学生是柳树,是小草,是花儿,那么我愿化着春风吹拂柳树抽出新芽,愿化着春雨致润小草钻出泥土,愿化着太阳爱抚花儿绽开笑脸。用耐心的话语去教导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动他们,希望他们在我充满爱的泥土里茁壮成长,早日迎来属于他们的花季。同时。如果说学生是太阳,那么我愿作一颗和太阳一起升起的恒星,绽放熠熠光辉,烁出炫目自我!
附图:给送教上门学生姜小玉进行康复训练的部分图片
老师正在在给送教上门学生姜小玉认知能力训练——看图识字
老师正在在给送教上门学生姜小玉进行生活技能训练——洗手
老师正在在给送教上门学生姜小玉进行精细动作——“上”螺丝
作者:宁强县特殊教育学校 陶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