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标导向设计概述
- 采取传统方式解决研究设计问题,在重点中存在争执。
- 用户研究必不可少
- 量化市场研究,市场划分
- 传统方法无法将研究结果转化为设计方案
用户调查数据,无法转化为产品需求,无法转化为有意义恰当的页面结构,未能连接用户与最终产品
1.传统设计局限于视觉
2.新的设计模式---提供产品定义,发现需求,规范界面与行为
当前设计模式的问题:
-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缺失如何系统研究转化合成设计方案
将设计者发展成为研究者,将设计师引入到用户研究过程中(同理心)
如果将设计师隔离在用户之外,会泯灭通感能力,哪些用户信息对于设计是重要的
跨专业团队的组建
1.研究:用户及应用领域
2.建模:用户及使用情景
3.需求:定义用户,业务及技术面需求
4.框架:定义设计结构和流程
5.提炼:行为,形式及内容
6.支持:开发阶段的要求
交互设计的五个组成部分:理解,抽象,架构,呈现,细节——用户行为的建模和定义系统
研究
市场研究有助于选择和过滤适合业务模型的有效的任务模型,利益相关者访谈,文献研究,及产品审核能够加深设计师对领域的理解,阐明设计必须支持的商业目标,品牌属性及技术限制等。
模型
发现行为和工作流模式,用户模型是一种详细,混合的用户模型,行为态度天赋,目标及其动机的明确分组。
人物模型是基于场景的叙述式方法中的主角,帮助阐述设计,理解设计背后的考虑,帮助设计师基于用户需求确定不同功能的优先级。
需求定义
对于每个界面/用户模型来说,需求定义阶段的设计过程要分析人物模型的数据和功能性需求——对象,动作,情景,根据不同情景下人物模型的目标,行为,以及与其他人物模型的交互来对这些数据和需求进行优先级的排序,获取信息。
需求定义,起到平衡用户业务,技术需求得作用
框架定义
产品的行为,视觉,以及物理形态定义(情景,场景)
视觉设计者是运用品牌属性和对整体界面结构的理解来展开设计的
提炼
任务一致性,使用关键路径场景和验证场景,更详细的故事版路径。
视觉设计者定义一个类型的风格大小,以及其他视觉元素的系统,以清晰的能提供性和视觉层级,吸引人的体验——详细的设计文档一份形式和行为规范
开发支持
沟通协调能力
产品成功的关键是目标,不是特性
产品的定义——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满足人类的需求和目标
用户目标——是实践交互设计的前提和基石
设计不是凭空臆想(不是凭空猜测),也不是突发奇想的创意,或者团队成员个人偏好的体现
识别产品的关键用户,理解用户及其目标,将其转换为有效及吸引人的设计方案
- 用户是谁
- 用户试图实现怎样的目标
- 用户如何看待他们要实现的目标
- 用户认为那种体验更具吸引力并且值得
- 产品应当如何工作
- 产品应该采用哪种形式
- 用户与产品如何交互
- 产品功能如何能更有效的组织在一起
- 产品以何种方式面向首次使用的用户
- 产品如何在技术上实现易于理解,让人喜欢并且易于操作
- 产品如何处理用户遇到的问题
- 产品如何帮助生手用户实现目标
- 产品如何帮助骨灰级用户提供足够的深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