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瑜伽课堂上,房老师关于站立前屈的教导,如同一束光照进我认知的角落。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蕴藏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当我们尝试放松身体,放下内心的紧绷,身体便能在这个动作中更加深入,反之,若满心紧张,身体也会随之僵持,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这恰似生活的缩影,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倘若我们被紧张与自我否定裹挟,便容易在困境中迷失方向,难以找到突破的路径。而当我们嘴角上扬,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身体与心灵一同放松,或许难题便会在这份从容中悄然化解。
身体与心理,宛如相互交织的丝线,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不少人身体的僵硬状态,追根溯源,与长期的心理状态及日常习惯息息相关。以职场人为例,那些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严苛,时刻担忧领导批评的人,身体常常不自觉地处于紧绷状态,久而久之,柔韧性变差,身体的这种紧张感又如同回声一般,进一步加重心理上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回顾十几年前,初入企业的我,身为研究生,头顶着学历的光环,却也被面子所累。内心极度害怕领导的批评,总觉得自己身为高学历者,理应事事完美。于是,白天在各种活动与琐碎事务中忙碌穿梭,夜晚等孩子入睡后,又投身于材料撰写之中,甚至常常在凌晨两三点从梦中惊醒,只为继续完成工作。这般过度的自我消耗持续了长达四五年之久,最终,身体不堪重负,亮起红灯,我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这场疾病如同警钟,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此后,我踏上了学习心理学、家庭教育的旅程,同时,瑜伽也融入了我的生活。这些改变如春风化雨,悄然润泽着我的身心。我开始学会放下对外界评价的过度执着,面对领导的批评,能够以平和、虚心的态度接受,不再让负面情绪肆意蔓延。身体状况也在这一系列积极的改变中逐渐好转。
通过这些经历,我愈发深刻地领悟到身心一体的真谛。身体的感受会直接作用于心理,而心理的轻松愉悦同样能为身体注入活力。为了让自己的身心灵更加健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积极拓展社交圈子,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既能丰富人生体验,又能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与共鸣。其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至关重要。无论是沉浸在一本好书的世界里,还是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亦或是拿起画笔描绘心中的色彩,都能让我们在专注中忘却烦恼,找到内心的宁静。再者,持续坚持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瑜伽、跑步、游泳等,不仅能塑造健康的体魄,还能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与满足。此外,学习积极心理学,了解心理运作的规律,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能帮助我们以更加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同时,主动靠近充满正能量的圈子,与那些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人同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激励。
展望 2025 年,我满怀期待地为自己定下目标。其一,全力举办 “姜老师赋能读书会”,致力于带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每月精读一本好书,一年下来共读 12 本,在知识的滋养中不断成长。其二,重拾曾经热爱的古筝,用心打磨技艺,力求学会 5 首能够在众人面前自信演奏的曲子。其三,将瑜伽练习作为生活的必修课,确保一年的练习天数不少于 200 天,同时保持现有的良好身材,将体重稳定控制在 100 斤以内。其四,凭借自己的所学与积累,创办符合《未来学校》风格的“青少年赋能学院”,为更多青少年的成长贡献力量。其五,每当成功完成一个阶段性目标,比如读书会顺利结束一期,或者收入达到预期数额,我就会带着孩子踏上一段愉快的旅程,品尝美味的甜品,让生活充满轻松与愉悦,在享受中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为身心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感恩瑜伽带来的美好,感恩老师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