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表达悼念,“祭”和“奠”有什么区别?单字使用意思差别很大

文·段宏刚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在每一种礼仪里,大到活动的规格、流程,小到人们的穿着、言行,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参加葬礼或祭礼时,有两个汉字经常能看到,一个是“奠”字,另一个是“祭”字,这两个字虽然都包含有悼念、祭祀的含义,但在本义和具体用途上,还是有不少差别。

“奠”字通常出现在棺材和花圈上。


土葬要用到棺材,棺材的形状近似于长方体,由六块木板构成,四长两短,每块木板都有专用称谓,跟中国传统文化有紧密联系。

上下两块木板分别称作棺盖和棺底,棺盖象征天,棺底象征地。左右两块木板称作边板,象征日月。前后两块木板分别称作材头与材尾,材头上通常有一个大大的“奠”字。

出席追悼会时,亲朋好友要给逝者献上花圈,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敬意,花圈中间也有一个大大的“奠”字。

日常习惯里,人们通常把“祭奠”两个字连起来使用,来诠释“孝道文化”的内涵。如果把这两个字分开来使用,它们的意思就会发生很大变化。若用错了,会弄出笑话,甚至是对逝者的不敬。

中华先民非常聪明,按照“六书”造字时,就已经明确告诉人们这两个字的含义。


“祭”字最早出现在商朝的甲骨文里,属于会意字。字形是上下结构,上部左边的形状如同一块鲜肉,右边近似于一双手绕成半圆捧着肉。下部有两点,象征鲜肉上有血水流出。整个字表示一个人捧着肉在向神灵或祖先祭祀。

为了让“祭”字表达的含义更形象、更准确,西周时期的甲骨文里,“祭”的下半部变成了“示”。“示”的本义是原始人用石头做成的祭台,专门用来摆放祭品,上部是“二”字,“二”字的短横表示祭品,长横表示祭台的台面,下部的“小”字表示支撑祭台的三条腿。

当“祭”字下部从两点变成“示”字时,无疑让其带上了神圣的意味。

大约到东汉时,隶书逐渐成熟,“祭”字的写法固定下来,跟今天的写法已经没有区别。


古人因为有强烈的“祖先崇拜”的意识,每当到重要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会宰杀牲畜,少部分肉留给自己吃,大部分会摆上祭台,用以祭拜先祖的英灵。

因此,“祭”的含义就是在祭台上摆上酒肉等祭品,来祭拜先祖,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同时祈求先祖保佑自己平安健康、财源滚滚、心想事成。

可以看出,凡是用到“祭”字的人,都是跟逝者关系亲密的人。

“奠”字出现得也很早,商朝的甲骨文里就有这个字,在本质上属于象形字,分为上中下结构。

在先秦时期的甲骨文里,“奠”字的上部是“酉”,“酉”的本义代表酒坛。中间是“一”,代表地面,表示把酒坛放在地面上。下部是两点,表示将酒液洒在地面的过程里,形成了两点酒滴。


“奠”字上中下三部分结合起来,含义就是拿来酒肉祭祀逝者或神灵,向他们祈福。

到东汉时期,隶书完善以后,为了便于书写,把“奠”字的写法进行了简化,下部变成了“大”字,跟今天我们使用的字形完全一样。在字形的构成方式上,从象形字演化成为指事字,含义更加明了。

乍看之下,“祭”和“奠”两字的含义差别不大,都有祭拜、悼念、祈福的意思,但在具体用法上,它们还是有很大区别。

简单来说,逝者下葬之前要用“奠”,下葬之后要用“祭”。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奠”的本义在地上摆酒肉,让刚刚离世的亲人享用表达了生者对逝者深厚的情感,感情色彩更丰富一些,“祭”字比较严肃,掺杂的感情色彩较少。

毕竟,亲人离去对生者来说,是痛苦的事情,生者不愿意相信他已经死了。

古人认为,人的身体死亡后,他的灵魂还没有离开身体,灵魂需要享用食物,有了食物的安抚,灵魂有可能就会附体。因此,对下葬之前的逝者进行悼念,一定要用“奠”字。

当逝者下葬以后,生者和逝者的“生死两重天”已经成为事实,此时,即使再悲伤也无法挽回逝者的生命,首要任务就是安抚好逝者的在天之灵,像生前一样善待逝者,需要在祭台上摆上逝者生前爱吃的东西进行侍奉和祭拜,此时进行悼念活动,要用到“祭”字。


第二,字和“祭”字衍生出“奠祭”和“祭奠”两个词汇,它们的词性不同,“祭奠”是褒义词,“奠祭”属于中性词。

生者对逝者用“祭奠”这个词,说明跟逝者的关系比较亲密。比如,农村人有在大年三十傍晚去祖坟祭拜的习俗,临行前,兄弟之间或堂兄弟之间会说:咱们去爷爷的坟上祭奠一下。走时会带上酒肉、点心、糖果等祭品,把酒在坟头洒成半圈,然后在坟头献上祭品。

“奠祭”的词性为中性,更像社交用语,只表述客观事实,不掺杂多少感情色彩。除过亲人之外,祭拜外姓人,乃至神灵,通常会用“奠祭”。


第三,以“五礼”来看,“祭”代表吉礼,“奠”代表凶礼。

古代汉族有5种礼仪制度,俗称“五礼”,分别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是指人们在各种祭祀活动里遵循的礼仪制度。

凶礼跟丧葬、灾难有关,是为了哀悼不幸之事而制定的礼仪制度。

军礼是指在阅兵、军演、战争等活动里遵循的礼仪都在此列。

宾礼是指外交和待客方面的礼仪。

嘉礼跟喜庆有关,包括婚嫁、宴请、朝拜、庆典等活动里遵循的礼仪。


人们在祭祀祖先或神灵时,都会选择在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里进行,目的是为了寄托哀思和祈福,求得吉祥平安,含有喜庆的意味,并且,祭祀活动每年都要进行,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文化习俗,因此,被归入吉礼之列,出现“祭”字为宜。

人在去世后,亲人要为他设置灵堂和灵棚,以便亲朋好友来吊丧。在哀乐声里,家人披麻戴孝、哭着来奠祭。亲朋好友来奠拜时,家人要陪着哭丧,整个过程沉浸在悲痛、压抑的气氛里,因此,丧葬之事被归类为“凶礼”,以“奠”来表示。

当灵柩离开家门,逝者入土为安后,一切活动就由“奠”变成为“祭”,由“悲”变成了“喜”,代表了人们在情感上释然的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