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近期非常不爽,喜获麟儿,不可避免的产后抑郁。孩子哭,她也哭。孩子吃不好,她也吃不好。尽管又月嫂帮忙,面对随时爆发的小肉球,手足无措。以往高知形象人设被砸的粉碎。产后抑郁一直都在,产后抑郁的新闻层出不穷,偶有男性,以女性居多。直到这几年这个概念和意识才逐渐进入大多数年轻人的知识清单,具有越来越被重视的趋势。
是的,趋势。也就是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去走。心理学上也有很多相关的解释,看上去非常有道理。可是有道理并不意味着被接受。女性产后抑郁被扎的最深的刀往往是来自最亲近,最在乎的人,所以才最绝望,以至于采取最惨烈的方式警醒他人。
一是年长同性。“不就是生个孩子吗。谁不都是这么过来的。熬几年就好了。”更有甚者把女性比作鸡,把产子当成鸡下蛋那么简单。生一个孩子那么娇气,有什么的呀。现在的女人呀......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二是巨婴配偶。虽然功能齐全,心思还未长大。看到张牙舞爪奔驰而来的孩子,被吓坏了。女性有着天生的母性和抚育后代的器官。于是被理所应当贴上你是妈妈你来干。奶水不够,你是干什么吃的;孩子哭闹,你是干什么吃的;孩子碰伤,你是干什么吃的。那你又是干什么吃的,除了贡献了几克蛋白质,你又做了些什么?
不爽的,岂止是产后抑郁。身材走形,男人劈腿,丢失工作,社会绝缘等等,把女人紧紧地包围起来。为母则刚。为什么没有为父则强呢?这四个字把女人害死了。当了母亲真的变成无所不能的金刚。而孩子能有一个父亲做玩伴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
有些困境,忍一忍真的可以过去。比如房子暂时没有那么大,非常时期非常处理,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对待新生儿,初为父母,互相理解帮扶,一起战斗也是一种解决办法。而有一些困境,像牢笼一样,让你没有办法呼吸,没有办法思考,没有一点光亮。永远解决不了的困境,会压抑思想,扼杀斗志,蒙蔽光彩,最终消失殆尽,活得如行尸走肉一般。
习以为常的不一定是对的。未来男性也可能迎来孕育的新挑战。先从体验开始。
难以接受的不一定都是错的。妈妈也可以开个小差逃离抚育,哪怕从1小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