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元智能理论,完善学校的教育环境


最近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焦虑了,除了中考、高考,还有小升初带来的压力。

九年义务教育,均衡生源,小升初不再通过考试录取,大家心仪的公办和民办学校,都实行摇号,中签率10%~30%不等。摇号不中的,在户籍就近的学校就读。非本市户籍的,政府通过购买民办学校的学位来解决。但是在这类民办学校读书,学生基本是混日子。又有谁愿意呢?

我们都知道环境的重要性。一个积极的,向上的环境,给孩子带来正向的影响。反之亦然。那么谁来打造这样的环境呢?还是那句话,家庭、学校和社会。然而,大家在升学压力下,评价孩子的维度依然是单一的。尽管多元智能的理论被带入了学校,然而真正能够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学科教学,少之又少。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依然是一个竞争的环境,而不是合作的环境。从学校的视角,该如何改善孩子们成长的环境?

    1.以多维的视角评估学生

传统的评估倾向于强调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被看成是教师的教学成果。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看,还可以通过各种非正式的评估补充和完善,比如同伴评定,观察日志,自我反思日志,学生访谈,家长访谈等方式,从8项多元智能做多维度的评估。非正式的评估能够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他们自己的进步,反馈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表现,这样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也会有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反思日志的使用,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认知,促进他们的内省智能,并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作出了贡献。

    2.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重塑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的范式。照本宣科的教学,不仅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要求。

孩子的一位数学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已7年,教学兢兢业业,甚至中午和放学后都牺牲了自己休息的时间,给部分的学生补课。但是在上课的时候,课堂依然是闹哄哄的,拖堂、留堂讲评作业是家常便饭,也常常占用体育、音乐、科学课来上数学课。孩子们非常的不满,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愈加低下。

上好一门课,需要技术。做老师一点都不容易。没有价值感和成就感的职业,会令人日渐倦怠。

    3.帮助学生克服学业不良

导致血液不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没有提供适当的早期教育干预,在小学阶段不充分的学习,使他们在中学繁重的学习中举步维艰。学业不良的根源并不是学生没有学习的能力,而是学校没有提供满足个体学生需要的教育。

韩国有一位叫纪民的孩子,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在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时,没有先前的教育准备,在小学三年级时仍然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并且成了同伴群体中的局外人,没有参与到合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并且在拼写测试中得了0分。

记名的三年级老师开始密切观察他的活动。在三个月的观察后,他发现记名对昆虫有特殊的兴趣,能够辨认他们的特征并分类,显示了一种很强的博物学家智能。

老师通过在班级里组织一系列各种各样的与昆虫有关的学习活动,帮助纪民克服那些阻碍他学习的障碍。在向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他的有关昆虫知识时,纪民提升了他的语言能力,体验到了极大的乐趣。他开始积极的参与到班级中,在全班面前讲话,并回答问题。在第2个学期,7名学生加入了记名的昆虫项目,作为他们学习项目的一部分。记名这个以前从未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再有机会分享她的昆虫知识,是为完成任务付出大量努力。经过一段时间,它的拼写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老师、同伴和家长的认可,强化了纪民的优势,提升了信心,获得了突破。

纪民通过发展他的智能优势,能够逐渐地强化语文、空间,人际和内省智能,并表现出在诸如语文和数学的基础学习中的成长,同样重要的是他获得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校和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期待更多的学校和老师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发展自己,长成不一样的烟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