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觉得自己的怀才不遇?因为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又或者你只是产生了错觉。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是本方法论,方法论的书读起来一般很枯燥,所以我是坐在马桶上读完的,若不是训练营的规定,我估计不会买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是10年出版,15年再版的,因此里面举的案例和工具有点过时,有点像web时代的产物,可见知识是需要时常更新的,尽管如此,不妨碍阅读,方法论的书重点在于逻辑。
至于此书的逻辑和框架,我做了个思维导图,看了图这本书基本上不用看了,红字部分是我自己的总结概括。分享几个我觉得有意思或者说有同感的地方吧。
调研问卷
这本书虽然案例略显陈旧(以现在来看),但最创新的一点是开头第一篇是一个调研问卷,但没有答案,而书的结尾将谜底揭开,告诉读者每一道题的用意。调研问卷,做市场相关工作的人应该不陌生,在每一件事每一个案子之前都会进行用户调研,以保证决定不是拍脑门。但用于书中,我还是第一见到,可见,作者对于营销的理论也是相当熟悉。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和隐性这对词,在高中的生物课本的遗传学里有讲过,如果你是学霸的话应该记得。同理,显性的知识指的是一些理论,基础方法等,比如1+1=2,比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比如中午可以用饿了么订餐...
相对应的,隐性的知识指的是经验、直觉等一类以意会为主的东西,比如1个词可以造10个句子,比如用饿了么我知道哪几家送的又快又好吃,比如这个PPT为什么要这么做比较好看,这个标题为什么要这么起别人容易点...
隐性的知识往往是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获得,往往是碎片化零散的存在,有的人明于心不明于口,就会觉得自己懂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讲不出来,有的人稍微总结包装,弄个PPT就开始讲课开班了,当然水货很多,我是结果导向的人,判断是否水货,只需看他的理论有没有在自身身上实践且成功过,BAT的案例谁都会讲,但BAT的资源不是谁都有,好么,亲爱的。
所有的怀才不遇,只不过是没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售卖给你的“客户”而已。
学习知识的正确路径
学习知识一定是这个路径的:先学习理论知识(显性),然后在工作中实操,积累经验(隐性知识),然后将经验总结,复制,将给别人听(显性),不断重复以上过长,长此以往,必然牛逼。
知识的“客户”是谁
书中讲到一个例子很深刻,说是一次“科技三下乡”,农科院的博士们去乡下指导生产,有一个养猪户的猪出现瘟疫,不吃食,去问教授,教授分析了一堆理论,上至遗传基因,下至环境控制,讲了十几分钟,农户走了。为什么?你不是做汇报演讲,你要做的是直接告诉农户他此刻该买什么药,讲其他的有毛用,他也听不懂。所以,同样的知识,对于不同需求的“客户”,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
如何提升自身价值
我上小学时看过一个故事,至今都记得很清。说是如何让一根直线变短(在地上画的一条直线),...此处你先想3分钟...答案是在它旁边再画一根更长的线。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增长你自己的线。有点鸡汤,但也有道理,还算有点营养价值的鸡汤。
提升自己的价值有什么办法?
去看书啊,去分享啊,去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啊...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别他妈天天想捷径,我也想,没用,还是老老实实让自己的知识肿胀起来,自然有人找得到你,否则,即使你认识一把牛人,你也只是小弟,因为你没!价!值!买噶,这就是一个残酷而现实的世界。
最后再举两个我小小的例子,显得我有说服力。
栗子1:上大学时,我特别喜欢在qq空间里写日志,一度阅读量超过5万(现在没写,数字没什么变化了),一方面是因为天性解放,闲得蛋疼,另一方面是我有意识让自己的想法显性出来,让身边的人看到,保不准就有人看上了你。这件事来带的结果是我混上了学生会的一个小官以及毕业时收获了一本杂文集(手工的)。
栗子2:我个人虽在人前不爱说,但在网上还算活跃,有时候会有一些分享,加一些群之类的,然后就认识了一些人,比如此次邀请我加入训练营的六子、比如知乎姚神、比如踏浪张君、马涛、比如馒头、威达、教主...
最后总结一句:骚年,赶紧行动起来。
这次真的写完了。下本书再见,预告一下,下一本阅读的是《那些让文案绝望的文案》,作者小马宋,文案界很牛逼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