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到的鹦鹉,一般都是站在一根树枝上,脚上拴着一条铁链,以防它飞走。但墨西哥鹦鹉是不需要这条铁链的,它会紧紧的抓住脚下的树枝,从没想过要飞走。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从墨西哥鹦鹉还是雏鸟的幼年期说起,当它羽毛还未长全时,它被训练员放到树枝上,它好不容易在树枝上站稳,结果,训练员在它不经意时,猛的一下晃动树枝,墨西哥鹦鹉就从树枝上摔了下来。训练员再把它放到树枝上,反复重复以上动作,直到它牢牢抓紧树枝,怎么晃动树枝,它都不会摔下来。
墨西哥鹦鹉,从小在训练员的训练之下,对于抓不紧树枝,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恐惧。所有即使它后来羽翼已满,完全具备够飞走的身体条件,但因为在它的内心里,恐惧和风险意识,已塞满了它的心智空间。它虽然长大了,但惯性的认为,要获得安全,只有牢牢抓住脚下的树枝这唯一一条道路。
有人养墨西哥鹦鹉,出门几天不回,桌上摆着吃的东西,墨西哥鹦鹉是绝对不会飞下来吃这些东西的,直到自己站在树枝上饿死。
是的,墨西哥鹦鹉很可怜,隐形的枷锁把它牢牢锁紧。在它年幼时反复摔倒的经历,让它对此形成了条件反射,最终固化成行为模式,和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实验异曲同工。
人类有更高级的神经网络系统,如果不去利用,仅止步于低级条件反射,就不能实现自我成长的升级迭代,和墨西哥鹦鹉也就没什么两样。
其实,大部分人都会经常否定自己:我不懂,我不敢,我不行,我不会......,我们习惯活在用自己过去的人生经验,来对当下做出评估,真的准确吗?真的符合当下的情形吗?真的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吗?!
如果你陷入思考的死胡同时,请想想那只本可展翅高飞的墨西哥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