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讲述了汤姆.索亚与他的朋友们冒险的经历,课文围绕汤姆经历的一次奇特的山洞之旅展开。汤姆在山洞里探险,终于和贝琪找到一条出山洞的路,回到了小镇,这让得知汤姆和贝琪失踪后非常焦急、悲伤的人们无比高兴。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扣人心弦。一百多年来,汤姆“顽童”形象一直饮誉世界。
教学思路:
根据课前的导读提示,我先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了解了故事大意;然后围绕“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让学生展开讨论,再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评价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最后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设计的问题:
1、文中哪个情节最吸引你,多读几遍,文中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批注。
2、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学会抓文中具体的语句,品析人物。
3、从自己或同伴身上寻找汤姆的影子。
一点做法:
马克.吐温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诙谐幽默,故事情节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引导学生品味作家语言时,先通过例子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句子的特点,然后放手让学生从文中寻找“这样”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了例子的引导,学生能很快从文中找出小镇上人物的不同表现和情感的句子,并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很快这一目标达成。
不足之处:
1、问题设计的多,各个环节时间分布不合理。前边问题花费时间太多,以至处理“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时时间太匆忙,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2、平时的常态课太随意,一节课没有明确的目标,以至公开课时间把握不住。
3、课前没有对问题预示,没有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以至课堂上出现冷场现象。
4、个人素养还很欠缺,没有做到一个好导演,没有充分调动自身各个感官去引导“演员”。
5、预习环节没有做好“扶”,虽然课前已让学生预习了,但没有落实,没有检查预习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无境,学海无涯,前行的路上,我继续努力学习,认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