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可能食物变质,或者食物农药残留等原因,我们会拉肚子,甚至会去医院看医生。同样的道理,若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乱接受信息,这些信息会影响我们大脑,进而改变我们的思想,最终影响我们的行为,甚至会影响我们一生的幸福。比如说,前几年我的表弟因为找不到工作等原因,在广西地区误入传销窝点,传销人员每天给他洗脑,接受一下不良信息,在这三年期间,他到处借钱,不断的用一些手段来欺骗家人,直到去年才走入正轨。
故 事
此外,我们还会在生存环境中,不知不觉被吸收了垃圾信息,比如说,我母亲刚刚来杭州那段时间,因为生活在农村,到处都是用一些垃圾语言,因此也带来了一些垃圾语言,因为我的儿子才3岁,正是模仿阶段的最高峰,我印象非常深刻,近端时间我儿子突然说出“SB”这样的词语,那是我母亲在与老乡打电话的过程中,在他们交流中开玩笑的话语
再比如说,现在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非常快,有些人传播的是正面消息,但是有的人传播的是负面消息,甚至的假消息,这就更加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大脑的思想,进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比如说前段时间,我丈母娘在微信上看到说,现在肉类食物是不能吃的,因为现在的肉都是人造肉,注水肉,吃了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因此,自从她看了这条微信后,她到现在为止,都是吃素的。
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网络环境的垃圾信息,我们应该如何鉴别正确的信息呢?这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信息源正常
当我们接到一个信息时,我们首先要鉴别出这个信息是从哪里来的,信息的源头是什么?特别是对于人这个源头来说,我们更要鉴别出人性的特点,还记得我们经常玩的游戏吗?信息传播游戏,第一个人的信息和最后一个信息丢失率是非常高的,这也就是这个才是这个游戏的趣味性。
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当我们从一个人口头中了解到信息时,首先要判断这个人的认知能力这么样,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不一样,对同样的一个事物理解也就不一样,当我们才表达一个信息时,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加上自己的解释后再传给下一个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估计将一些信息放大或者是信息缺失,导致我们收到的信息真实性会越来越不真实,越来越不正确,比如说,商人就是喜欢这么干,他们总喜欢将某种食物的营养功能放大,来吸引消费者来购买他们的商品,进而获取利益。
途径可靠
同时我们在也要看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途径是否可靠性,比如说,经典书籍就比近期书籍可靠、书籍就比网络信息可靠、书籍就比新闻、报纸可靠。
首先来聊聊经典书籍,经典书籍之所以能够从几百年前遗传下来,是经过很多人的筛选,很多次改版,遗留下来都是最精华的东西,而且他们写的都是最根源,最本质的东西;网络上的信息,只要是人,只要懂得汉字就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不会经过任何人审核,但是书籍确是不一样,它是经过编辑校对,审核后,筛选后才可以出版发行;最后聊聊报纸,新闻媒体,这些媒介都是为了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设计的,仅仅是社会中一个小小的方面,被这些媒体放大而已,因此它的真实性也是值得我们探讨。
情景合适
前面两点在信息的源头,信息的途径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后,这些信息在我们具体的环境也不一定能够使用。
比如说,上次我听了一个全国名师魏书生的讲座,他提到一个管理班级的好方法,那就是让学生写心理说明书,在听到这个方法后,我非常窃喜,也采取这种方法。后来发现这个没有效果,甚至起着反作用。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魏书生老师的学生和我的学生,背景时代不一样,那时候的的学生物质比较匮乏,学生们都是非常的努力,其中最根本的目的学生们通过努力学习过上美好的生活,魏老师用心理说明书就非常有效果,将学生引入正确的轨道上来。但是现在的学生确是不一样,因为他们现在的物质还是非常丰富,他们缺少学习的目标,仅仅是外界让他们去学,父母,老师,没有什么内在的动力。因此需要引导孩子寻求更新的目标,比如说成就感,价值感,满足感等动力。
因此,在生活中,工作中,当我们接受到信息时,我们第一反应,不是直接利用这个信息进行解决问题,而是从信息的源头、途径、合适三个方面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恰当性。不能让这些信息,影响我们的大脑的思想,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