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整理术》笔记和可吸收部分
文/煅煜
《超级整理术: 工作效率是整理出来的》一书作者泉正人同时经营着五个公司,每天的工作都很辛苦的情况下,每年还能阅读三百本书!经常听讲座!上英语会话班,打高尔夫,每个月还能去海外视察旅行、演讲。
阅读兴趣就来了——《超级整理术》的作者是如何利用时间和“整理”的呢?
看到这些是不是无法再给自己找借口了?无法再说,我上班很忙,无法做到这一点,还读这么多的书,还要去参加培训、视察旅行,但是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之前也做过“每天一本书”的计划,真的是可以实现的!除非你比这本书的作者还要忙,否则,只要你想,就能做的到!
本书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提高自己的效率。
整理不是单纯为了环境整洁,而是为了效率。
凡是工作能力强的人,其整理能力也很强,不会整理的人,其工作效率往往都很低下。
有些人只是看上去很忙,但是工作效率很是低下!如果你是这样,就老老实实学习下整理术吧!
如何利用空闲时间,将会决定你10年20年之后的命运。
1、先把工作分类 是操作类,还是思考类;
2、尽量提高操作类工作效率;
3、确定有时间留给自己(在操作类和思考类之外仍然有时间留给自己)。
整理对象:
1、文件
2、电脑、
3、大脑
4、时间
整理时候不能过细,不彻底也没有关系,切记不要过头。
整理文件就是伸手就能拿到你想要的东西的最佳状态。
已读完的书,做好摘录。(《摘录阅读法》启发了作者)
带着目的去读书,仅仅把自己需要的信息挑出来一边读一边记笔记。
书中的精华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就可以丢掉了。
摘录保存在电脑里,经常阅读,会很有用,搜索也方便。
读过的书,每个月清理一次。
精华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就扔了吧!
杂志有用的内容剪裁下来,就可以扔了。
收到名片,记下来见到他的日期,还有他的样子是什么样子,用软件来整理他们的名片。
文件夹不能太细分,容易耽误时间。
给文件起名要有日期,这样方便搜索。
收集信息越多,珍贵的有用的信息就越多,只有80多了,20才会多(20/80法则)。
收集信息确定好主题。
主题就像是一张网,张开网等待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吧。
邮件只读一遍,然后立即回复。
读过邮件立刻回复“我读过了”“我暂时先不答复你。”(礼貌,留下好的印象)
对大脑整理后才能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买书等操作类的事情,可以“外包”给别人,节约自己的时间。
不要去书店买书,去亚马逊,可以节约时间。
将工作委托他人时的参考基准是“小时工资”(我想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
如果把这些工作花钱外包出去,自己就可以利用这段空闲时间的时候从事中药的“思考类”工作,从长远来看,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收益。
作者认为很多人聚在一起开会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工资还有场地费。邮件可以处理的事情,就可避免这种浪费。
创立新项目四大规则:
一、能否令自己感觉愉悦?
二、是否有市场发展前景?
三、是不是累积型业务?
四、对社会是不是有益的?
用了超级整理术之后,作者6点起床,到上午8点9点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工作。(作者去锻炼或者去公园发呆去了……)
在自己喜欢的环境工作。
创造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一定要有“能够努力工作”的时间段。(全神贯注的时间,没有干扰!)
作者在公司实行了工作时间禁止交谈的禁令,初期有怨言,但是很快工作效率就上去了。
“无加班日”大家都想着怎么完成工作,不用加班。
不要把工作日和休息日分得那么清楚,否则你会再工作日变得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