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打卡已结束几天了,因忙于家事没有继续打卡,谢谢女儿提醒我:“妈妈,昨天你都做了什么?”,哈哈,好问题,坚持打卡二十多天了,很快就把昨天的事捋一遍。(全职妈妈都是日常)
上午带老爸去医院复查。谢谢老爸给我们带来的海鲜,很久没吃到自己鱼船捕捞的海鱼了,心中窃喜。不善于语言表达的老爸,心理装的都是我们这些子女。虽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陪伴,情感链接非常少,现在也会经常表达我的孝顺,父母辛苦劳作了几十年,年老了依然在干体力活,也是心疼的,我能做的部分有限,所以来一趟都尽可能让他们带点吃的回去(我这个行为的需求是什么?报答养育之恩)。
回到家已经11Am了,接着出门去医院把费用交了,谢谢吴医生的关注,化验结果异常第一时间联系我,难免有些担心,但仍然坚信孩子身体一向良好,不会有太大问题。
开始准备中饭,如果是我一个人就不想做饭,看见老小都等着吃饭,还是迅速地拿出食材做饭。期间看见群里磨课主题:适应个案概念化,咦,这不我正想要的嘛,谢谢伙伴们的分享,饭后开启了磨课会议。会议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梳理个案环节,顺道把这些天的情绪事件梳理了一遍,果然轻松,情绪不会消失,但会转移,给情绪找个出口,个案概念化非常好用,这是一起学习的魅力!
会议提出的问题,会后跟北京的伙伴连线讨论,很受启发:习惯怎么来?(受邀讲座时单拎出来的部分是有理论支撑)行为累积习惯,孩子的行为怎么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冰山图下的根本解,才能解决问题。
接下来探索:孩子的拖拉磨蹭的原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