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我观看了《我和我的父辈》。
1. 乘风:在战争年代,父亲为了掩护乡亲们撤离。他舍去了自己儿子乘风的生命。当他看见他的大掌柜(一匹大黑马)满身是血跑了回来,他自己便走进了芦苇荡。捂住脸哭了起来,一个父亲失去儿子是多么痛苦,可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几个月后,他率领着整个冀中骑兵团。对日军发动了包围性攻击,他终于为他自己儿子报了血恨之仇,中国也解放了。 2.诗:1964年,戈壁滩上的一处学校。同学们正在学校里嬉戏玩耍。突然,一阵爆炸声传来,漫天的浓烟在远处飘散开来。孩子们都朝远处望去,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可能知道那是什么。因为那是火箭发射基地,他们的爸爸妈妈基本上都在那里工作。为了保密,他们爸爸妈妈什么都没说,就匆匆跟孩子们告别了。主人公的爸爸其实也不是他的亲爸爸,他的亲爸爸是在一次实验中牺牲的。这次实验中,这位孩子的养父也牺牲了。原因是他在用肉眼观察发动机时,发动机穿火了。爆炸的冲击力让他当场丧命。因此,同火箭研发者的母亲,只好忍痛扛下两个孩子生活的重任。经过无数困难,火箭终于发射成功了。最后,他的女儿完成了他哥哥的梦想,飞上天去写诗:
3.鸭先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养荣酒,收获了300元广告费。作为影片主题“春江水暖鸭先知”,赵平洋是这么教育孩子也是这么身体力行的。他的成功并不是运气,敢于下水的第一只鸭子不是盲目下水的,他必定是嗅到了我国改革开放春的气息,他的种种神预言,都建立在他对我们国家的发展的了解和信心上。当然,最后还是要勇敢地迈出那一步,这对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勇于尝试,要做第一只下水的鸭子。(整段摘抄)
4.少年行:讲述了一个未来智能机器人从2050年回到2020年发生的故事。就比如机器人一遇水会漏电。然后没电了,去新能源汽车店里充电。它通过智能大脑可以自动搜索到附近可以充电的地方。虽然他能力很强,但程序让他不会伤害人类。整篇故事有悲有喜,主人公小男孩的父亲因为一次研究机器人的实验失败,去世了。他特别渴望父爱,偶然的机会让他和未来穿越过来的机器人,度过了一段“父子”时光。孩子的现实就如同机器人所说的:“他的父亲是想让机器人学会自主学习,而你却让他变成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
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小节都让我感动,特别是乘风那部影片。乘风本来是去执行寻找政委的任务,但父亲知道了日本鬼子的残酷手段,只好忍痛打响信号弹。乘风看到信号弹后,连忙发了无线电。日本鬼子侦测到了他们的位置,乘风和同他去的三个同志被包围了,乡亲们全都被转移走了。乘风却牺牲了。正是无数人的牺牲,才换来了中国的发展。我感动的留下了眼泪,每部影片展现了每个时代的变革。从中国解放到未来科技,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每个时代,每个人无法忘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