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放了一张照片。这个是今年暑期跟吴老师在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参加教学勇气更新工作坊的时候一起的合影。说来真的,我感觉非常有缘。17年三月份,我第一次读《教学勇气》这本书,才翻了两张,就忍不住要发朋友圈。我其实很少有这样的一种冲动。当时我感觉也是被那个书的能量所感染。我印象很深,那本书在看到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他有工作坊的介绍。
我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叫罗嵘,从学校离开到现在25年。22年在商业组织。最近的三年半时间,在真爱梦想,我自己计划去做一个跟故事有关的事情。也在尝试着,已经做了有一年多,还在继续不断地探索。我想正因为对故事的喜爱,所以今天的分享可能就有一些故事来组成吧。第一个故事我想讲一讲,为什么我会去真爱梦想参加这样一个公益组织。
我其实有一个很特殊的经历。我在大学读完三年级以后,我自己做了一个很重大的决定,我选择了退学。当时我的大学是五年学制。我读的是工科,是机器,但是需要学德语,因为我在同济大学。我是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原来只是因为理工科比较好,选了这理工专业,但事实上进了大学,发现自己其实真正喜欢的是社科。然而转系在当时没有那么灵活,所以后来就做了这样的一个决定,但是这个决定,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我一直在想,我到底要的是什么?因为我那时候只知道我不要什么。带着这个探索,我在离开学校以后的工作阶段,不但是我自己,包括我在招聘面试人的时候,也特别喜欢把同样的问题问给应聘的小伙伴。问他们的梦想是什么?问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我很吃惊地发现,这个问题似乎大部分人都回答不出来,尤其是工作在五到六年这个时间段里面,几乎是全军覆没,这件事情还让我挺震撼的。
我曾经有过想要去美国念书的想法。因为我哥哥很早去了美国,他说我这样的性格,或许去美国会适合。所以我也一直在问他,美国的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一直跟我说,他没有发言权,因为他也是读完大学去美国读的硕士,后来读了一年博士。所以他觉得他在美国的教育并不完整,所以没有发言权去做什么评论。直到有一天,在前几年突然有一个晚上,他跟我说,你不是想了解美国的教育吗?我现在有一些发言权了,你想听吗?
我当然非常愿意。他在跟我讲的时候是告诉我,她的大女儿从小学中学开始进入大学了,几乎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美国教育过程。尤其高中的几年,我哥说给他的感触特别的深。他也很想分享给我。他说,在美国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几乎都是玩。都是由着孩子的天性去寻找他们的兴趣爱好,并没有太大的学业的压力。进入高中以后,好像课业就开始有点重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在高中的几个假期,他们排的相当的满。
在假期里创造了非常多的让他们做自我认知的机会,包括让他们参加社会活动。这种接触对职业的探索,他们有很多实习机会。我哥的女儿喜欢机器人和心理学,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方向。但是她通过和大学生一起参加机器人大赛,也到一些科技公司去了解心理学的心理机构,有了比较多接触。我哥女儿发现,原来她想象中的心理学跟实际的那个心理学职业是不一样的。
通过这样的核对,她越来越清晰了自己的方向,到了高二,开始很清楚自己要选择的专业。然后在机器人当中又做了精细核对,是电子工程,还是计算机。最后他选择是W。然后她把这个专业在美国的排名学校全都列出来。更让我哥吃惊的是,她开始约我哥,希望我哥用两个假期的时间陪她去考察学校。他把学校的清单都列出来了。
在我哥陪她去这个考察学校的时候,我哥发现她的大女儿竟然自己做了一张决策表,这张决策表当中,有非常多的决策的要素。比如学校的排名,这是一些比较基本的,但它还有很多元的,比如这个学校的国际化的程度,然后这个学校是不是死读书的,玩的比重高不高,国际生的比例怎么样,学费,气候,离家的距离,相当多的要素,我哥说看着非常吃惊,而且这当中都列了自己的一些权重。
最后,经过两个学期考察,她自己通过决策表排出了一个顺位,一个优先级,然后这些学校她就去投简历。最后,她选择了一个学校,不是我们所谓的常青藤的学校,是一个她在通过决策以后非常清楚更适合的一个学校。所以那件事情,让我哥感触很深,他没想到,这个美国看似很轻松的教育,但是没想到在踏入大学之前,竟然能够培养出学生这样的一种能力。
听完他的介绍,我也很感慨。我自己就会想,在我们的大学四到五年当中,很多时候,其实都有点蹉跎,有点迷茫。然后包括像刚才讲,就是工作五到六年的时候,我们依旧在东磨磨西试试。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这个大学加上工作以后的这个摸索的时间,加在一起整整就是一个十年。我大概也了解了,就是我哥说的。在美国大学里面,图书馆大家会看书,看到很晚,白天上课要抢座位。我看到了这个之间的差距,我感觉我们在最重要的这个十年,我们跟美国有落差。
所以在那个晚上,我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我想能不能将来可以去做一些事情。把我自己的一些体会,把我自己的一些经历去分享给大学生或者高中生,让他们及早的去做自我的探索,自我的认知,去清晰自己将来到底要什么样的自己。他能够不是仅仅只为了。这个一个大人所希望的这个分数,他能够更结合他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努力的争取,并且也不要浪费大学的时间啊,能够真正的去做这个觉得有价值的事情。
刚才说我们从大学到工作以后十年时间,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如果茫然,蹉跎的话,它是一个浪费。对他背后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很多的家庭尤其条件不那么富裕的家庭,可能会为孩子的大学付出非常多的经济支持。但是事实上如果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收获,只是拿到一张一纸文凭,其实这个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且对我们的老师来说,对我们无论高中和大学的老师来说,他们的投入其实也没有看到真正的效果。
甚至是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如果大家选择的专业最后都很少真正的去从事那工作,这种错位的现象非常的严重。如果国家的教育的投资都是被这样错配的话,那对国家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所以我就想是不是能够做一些什么事儿去,尽量减少这样的一种错误的情况。我曾经还寻找过有没有这样的机构。当时有朋友推荐台湾有类似的机构,帮助大学生去了解自己的这种需求,跟社会有很好的连接。
就在我打算跟台湾做深入的连接的时候,那是14年,我遇到了“真爱梦想”,突然发现,在我们国内就有这么一家。这么用心在做类似的事情,而且更早在初中和小学就已经在帮助学生在做很多的自我的认知。我何必舍近求远,而且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很专业的这个课程,那我只要参与更多,去和大家把力量汇聚到一起就可以,但那个时候我在企业里,有这个想法,但是没有自己的自由的时间。
我第一次被邀请参加活动是在16年的12月份,当时有一期校长工作坊。因为我曾经学过引导,所以被作为专业志愿者,被派的任务,是将来要带领校长工作坊。因为以往对教育的了解并不多,所以第一次他们安排先从助教开始。来了解整个教育的情况,了解校长这样一个群体。所以在16年12月份,我就去了深圳。当时其实我还有一个附带的想法,我很想看看,这个老师和校长是怎么样一群人。
说心里话,当时想要去看一下老师和校长,我心里多少还带着一点怨恨。因为我在自我介绍当中介绍,我现在是一个高三女生的爸爸。所以在16年的时候,我是初三女生的爸爸,我觉得小孩的整个初中感觉非常的疲惫,我特别想跟小孩有多一点的交流,因为曾经工作很忙碌,有一段时间在外地工作,跟小孩的交流不多,所以特别想跟孩子多一些交流,但是我发现她的每天的作业要做到12点甚至1点。
好不容易有一次,她说校车经常迟到,希望我能够送她一次。我特别开心,我觉得终于有机会跟她在上学的路上,可以交流了。结果没想到,坐在车上,我想跟她交流。我女儿跟我说,爸爸,求求你,不要跟我说话,让我好好睡,我实在太困了。我那次听完她讲话,我双手就紧紧地握住方向盘,觉得非常生气,我想孩子怎么被折磨成这样。所以那次校长工作坊,我真的带着一点私心,我想看看现在的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刚才在群里面放了一张照片,就是工作坊的,当时这个环节是有点像锵锵三人行。邀请了两位校长上台做一个访谈。当时我作为工作人员,在安排好其他的校长就坐之后,我自己在寻找座位,然后就模糊的听到主持人在问校长,你们如何看待现在的教育?结果照片当中的那位女校长,是湖南吉首的,她当时的回应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错了。
我当时听到非常的吃惊,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听错啦。所以我当时还在站着找位置,我就赶快就近坐下,甚至两个手把自己的耳朵窝起来,希望能够听得更清晰。我发现并没有听错,校长说,现在的教育三分天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她说,我们作为学校教育的负责人,我们为了所谓的成绩,为了学校的排名,让学生承担了太多的压力,甚至剥夺了学生跟家长交流的机会,交流的时间,所以说我们错了。
我当时听到这一段话相当的感动,我没想到第一句话就听到一位校长能够这么深的同理到家长。我真的被震撼到了。我开始意识到,其实校长们老师们并不是不理解家长,他们是理解的,他们也在一直在反思,在寻求解决的方案。所以那一次,那一刻,给我非常深的印象。
那一期的校长工作坊真的有非常多的冲击。包括我,记得第一天,我看到很多的校长都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甚至我在我的那个小组问校长,我突然突发奇想,我说如果有一期减压工作坊,大家愿不愿意参加?结果所有的校长都举手啊,都说太好了,你们抓紧可以办一期。后来抓到一个机会,在那个全场大概90个校长当中,我争取到一个发言,我做了两个问题的调查。
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有减压工作坊,大家愿不愿意参加?我几乎没有看到不举手的校长。然后。我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已经有点忘了是怎么问了,大概就是,想当校长,还是不想当校长。我发现很多的人有相当高的比例,都说不想再当校长。我们工作坊是两天,第一天的这个场景就给到我很多的冲击。然后我是带着任务,在那一期是担任助教,下一期就在两三个月后要去担任主引导。所以晚上睡的时候,可能那根弦也没有放松,也在想将来如果自己带的话,可以怎么来做,结果那天早上,就似乎被那根弦给惊喜,所以我在刚才那一页当中,在微信里面,在我们当时的工作群里面就留下了一段话,就是大家看到的那一页。
因为真爱梦想的梦想课程有30门课程。设计的背后的逻辑是哲学三问。就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去哪里去,只是它稍微做了一些转化:我是谁,去哪里,如何去。在那次校长工作坊参加了一天之后,我突然发现,其实,这个问题不但是孩子需要,校长和老师好像同样也需要。在那个工作坊当中,似乎大家也都在面向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当我有了这样的一个角度之后,我突然也发现,其实对我而言,我作为志愿者参与这个工作坊,其实我也在探寻这样的问题,大家是一样的。
我头脑里面就有一个画面,就像高速公路的休息站,我们有些时候,当我们需要休息的时候,会停靠在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在那里休整一下,或者也加一下油。我们也会遇到从其他地方来的车。其实不同的路人,他们都是从不同的路不同的出发点过来的,只是大家在某一刻,在这样一个休息站短暂的停留。然后有了一次相遇的机会。大家在那里彼此可能会有一些交流。会说说你是怎么来的,说说过来的这个风景,也说说对未来的展望。然后接下来互道尊重,然后大家又各自上路,我觉得这个特别像我们的工作坊。
每次工作坊结束,有很多的校长或者局长他们都说在从你们身上有很多的跨界的学习。其实这个话,我一样的感受很深。因为我从那个老师,校长,包括教育局局长,从你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跟商业组织也不一样的地方,而且让我感受到其实,教育比商业更接近根本的事情。我在介绍一个工作坊,就是我刚才提到在那次深圳的工作坊之后,隔了几个月,17年的三月份,我和另外一位引导师,我们一起搭档,负责了贵州平坝的一期校长工作坊。针对校长工作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那个工作坊之后,也有机会去走访了很多的乡村的学校。
在那个工作坊当中我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我做了一次故事的探寻。我结合以前在企业当中做的一些方式,自己创造了一个我称它为那个大江大海的一个环节,在刚才我上传的那一页当中,中间的这一栏。在这里可以看到,我这里放了这个在朋友圈的内容。它在当中这一列的照片的第二行的左侧。
当时我们面对的是90几位将近100位的校长。然后我们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做了一个特别大的画面。我用几块引导做成了一面引导墙。然后在这边引导墙上,我用时间和空间,搭建了一个又一个流动的画面。就是从左到右,它是时间,整个跨度有20多年。然后从下到上,从个人到学校,到整个教育体系,到整个社会,在一个空间。
我当时用了一个隐喻,跟大家讲,我们每个人就像一滴水,因为当时大家是分组,在做座椅,水滴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一条小溪,当不同组的所有的个人的故事,让大家把故事的名字都写在一张纸条上,每一张纸条,就是一个故事的名字。然后把这些故事贴到墙上。这样,全场老师的个人的故事就会汇聚起来,它就像小溪,汇成大江。做完个人,再做学校发生的各种的故事。作为学校,我们又回望整个教育体系这个一二十年的整个变化,然后,做完教育体系的,我们也要跳跳,高到更大的一个视角就是社会。把整个这四个层次的发生的一些重大的这个事件全都汇聚出来,所以,这些小溪汇聚成大江大海,都会流向未来,而这个未来,我隐喻成大海,所以当整个内容全都成呈现在这一面墙上以后,我邀请校长们到这面墙前面来感知一下,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以及说说大家感受到的内容。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天早上,我们因为要做回顾,当时是邀请校长们两两结对,分享一下昨天的一些收获,一些感受。当时有一位校长落单,没有找到伙伴,所以我就跑上前跟他结成这个一个组合。然后我就问他昨天有些什么样的收获。他说,昨天下午的这一面引导墙,当所有的故事或者事件都汇聚出来以后,他说看得非常的感慨。他说常常在抱怨很多事情发现以往的很多的经力都有些淡忘。在回顾以往的这个事情当中,他发现曾经在条件比现在要差很多的过去,自己很勇敢的做了很多的事情,也做出了很多的成效。反倒是现在条件变好了,自己的埋怨变多了。好像做事的动力也没有了,所以他说前一天下午的内容,给他特别大的一个感触,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当时的那种状态,然后他还说,昨天的那个隐喻特别感慨,他说真的,就像水滴汇入大江大海,多一滴水,少一滴水,都不会影响这个大江大海的流动,但是他说,如果这些水滴能够汇聚到一起,它就会形成一股力量,会推开阻碍我们的石块,更汹涌的奔向大海。当时听完位从云南彝良过来的王伟校长的话,我真的是太感慨了。我发现。大家有那么深的情怀,初心,然后也有那么深的动静,甚至有那么好的文采,我觉得这个太不可思议了!
水珠汇海,随着在真爱梦想的那个工作坊越来越多之后,我们除了校长工作坊,还有局长工作坊,还有我们所谓的教关键少数派,就是领路者工作坊,这个是针对教育局的教研室主任这样的一些岗位。包括沙龙。因为真爱梦想在推动这个。梦想的这个理念当中,除了有些是学校它自身的体系,他也在尝试用社区社群运作这种方式建立了当地的这个沙龙。是让大家自主,值得去做研讨,去做相互的学习,做这个个人的提升。
我后来慢慢发现这些工作坊的设计,我越来越习惯一种方式,就是我刚才在群里面放的这样一个图例,就是一个u型。吴老师也出了一本与《教学勇气》相关的u型理论《中国教育——这样自然平衡》,觉得非常有共鸣,因为真正的教育,它是需要触及到那个心智的,所以我不仅仅只是头脑层面的,它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打开,更多地放下,进入到那个深潜的地方去,深入的生成性的。刚才讲了挺多关于就是在“真爱梦想”参加公益活动当中的一些收获。既然是梦想和故事,我觉得刚才就算上半部分吧。
借着修行这条曲线来讲讲那个故事。我觉得我在喜欢上故事以后,我越来越发现故事它像一水滴,它会自然把u行当做是一个容器,它就会顺着这个容器的这个壁慢慢的向下滑动和向下流淌。我想起来,我也说一个关于我自己喜欢上故事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2016年的9月30号。我记得特别清晰,是因为那时候从企业里离开几个月。当时我有一个北京的朋友,他也是从企业离开,他原来在星巴克做高管。然后也是因为大家年龄都差不多,都希望去做一些自己真正心里面想做的事情。那他想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所以他想做一个自媒体。去也一样,想去帮助大学生更早地去这个规划自己的职业。他因为这个写字媒体需要素材。所以他计划要访谈采访一些人。去收集素材,所以跟我约了,说希望有做一个半个小时的访谈。
结果在那一天,我们约在中午的十一点半,因为想访谈完就可以去吃饭,所以那天接到他的电话,我拿着电话机,就当时到我女儿的房间,我女儿房间是在她小时候帮他布置的,贴满了这个粉红色的墙纸。就是像那种小公主的味道的,然后我坐在也是小时候帮我女儿买的这种蓝颜色的一个小沙发。我就坐在那个小沙发里,跟北京的伙伴打电话。北京的伙伴,他上来就先问我第一个问题。他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从大学离开到现在,你经历过多少次人生的关键选择。因为这个问题我刚听到,就觉得选择很难,一下子数不清楚,所以我就有点停顿,不知道。怎么回答。然后对方也觉得可能问题问大了,所以他跟我说调整一下。他换了一个问题,就是你离开大学做的第一个选择是什么。我当时就告诉他,其实别说离开大学,就离开大学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关键选择,所以我当时告诉了他。就是,我当时在犹豫要不要离开大学。然后他紧接着问我啊,你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顺着他的问题,我觉得我好像还是能够很清晰的记得身体的感受。我发现,当我仔细去回想身体的这种记忆,都还是能够很清晰的记得。我记得当时自己感觉像在一条传送带上。就一直被往前推的那个。我觉得那个传送带的镜头就先就像毕业了,以后要去的那种。那种传统的重型机械的这种单位。我好像挺害怕的。很不想钓掉那些地方。我很想早一点从这个传送台上跳下来,但是又很担心,不知道跳下去下面面临的是什么?所以就在这样的一种纠结,其实还会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就是,会不会我早两年离开学校会比其他的同龄的同学早跑两年,这个属于想偷跑一样。所以还会有这样的一些想法。所以当一回想,发现当时的那个记忆都在。然后他又问我,你最后做了什么选择,我也告诉他,我最后还是跳下来了,我选择了退学。他又紧接着第四个问题。那这些这个选择对你来说已经隔了好多年,现在回看这个选择对你意味着什么?我当时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好问题,因为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选择对我意味着是什么?然后北京的伙伴继续问,那这个选择之后,你的下一个选择是什么?我又紧接着告诉他,我的下一个选择,他继续问当时的感受。还有,你最后做的什么选择以及这个选择对你又意味着什么?他就是这样一轮一轮的在问。我发现非常的神奇,在那次的访谈过程当中。我觉得,好像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停下来去回溯过。刚开始就觉得,发现好像很多的身体记忆都在,但是慢慢地我发现,其实每一个身体的这种感受,还让我看到了我做选择背后的一些东西。我最后做的那个选择,好像跟我的一些内在的动机或许叫相信,或许用现在听上去很正规的字,叫价值观,我发现那些选择的背后,我的情绪和感受的背后,其实都能够看到我这样的一种相信。我就发现原来故事能够看到我自己那个底层的东西。然后随这故事一个接着一个的讲出来。而且我从来没有这样按时间的顺序连着去讲。我突然发现,以前自己在想到自己的经历的时候,都是一个局部或者碎片都好像是割裂的,都有偶然性。但是这一次我发现,原来这些故事都是连着的。上一个故事产生的结果,变成了下一个故事的原因。然后就是这样,因果相连。就变成了现在的我。我发现,原来我就是在这样的一连串的选择下,我到了现在。然后当我有了这种连接感之后我还发现,刚才说的,在选择背后的自己的那份相信也好,动机也好,其实那个地方它也有一个脉络,他也像一条暗线一样,在那里涌动。我能够感受到这条线从过去一直来到现在,我能够感受到我内在的很多的变化,在那一刻,我好像知道了我是谁。以及我从哪里来。我非常吃惊,当我突然有了那种,我知道我怎么来的这种感觉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又一下子好像清晰了,我要去哪里?真的像u型理论当中说的那个涌现,它是一种你很难讲清楚,它不是一个头脑逻辑当中去推演出来的东西。似乎就是一种深层的感知向你涌现出来的。我感受到了我将来要去往的方向。他其实并不具象,但是我能够知道他往哪里走,生命往哪里走。所以那天让我太震撼了。故事帮我看到自己底层的东西,看到故事之间都连着。常常说,这个要找自己。对,我好像也在探索。但是,我没想到在那次访谈过程当中,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过程当中,我突然一下子感觉好像找到了自己。甚至能回答那个哲学三问了。虽然我现在也依旧没有办法用语言去形容它,是一种内心的一种感受一种。一种一种体验吧,所以每次给到我特别大的那个冲击。北京的这个朋友这个也觉得给到她非常多的启发,因为当我们聊完,我们其实已经过了三个小时。所以,顺着自己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我好像回到了自己最初的时候。做了一次故地重游。一站一站地从过去来到了现在。然后。在那个过去的发生故事的那个现场,我发现原来那个时候的自己是那么的匆忙,那么的甚至是慌张,好像急切着要长大,想要快速的奔跑,生怕停在那里落后。所以很多事情做完了都没有沉淀一下。就有很快地切换到下一个任务里面,就好像一直在一路飞奔。
当这次回去,看到自己当时做的事情,我的感觉跟刚才分享那个彝良王伟校长说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发现原来自己那么有勇气。我敬佩自己当时做的一些决定。我发现我现在说起那些故事都觉得我怎么没有好好欣赏自己和犒赏自己,对,有很多的事情,其实结束了,给了自己很大的成就感,但是自己在当时并没有收获到。
也有很多事情,当时觉得特别的难,可能不见得那么理解,自己都觉得那个结果很糟糕,但是。他也穿越过来了。而且那件事情在当时觉得很糟糕,但是隔开距离去看,发现其实是有意义的,甚至距离更远,发现它其实是一个礼物,他教会我太多东西了。所以当回看我,就发现原来我在那些地方。在原来的这个故事的发生的地方遗落了太多的宝藏。我竟然都没有发现。所以这次回去,我好像回到原地去,重新看到了留在地上的那些宝藏。我有机会把这些宝藏重新拿起来,带到身上。一路捡,一路拿,一直到现在。所以那次我觉得三个小时的这个被访谈之后,我感觉我被赋能了,而且不是被别人赋能,是被自己赋能了。我找到了我自己内在的宝藏。对,说到找到内在宝藏,我突然觉得,这个真的就像《牧羊少年的奇幻漂流》。这本书我看了两遍,印象特别深。所以我们都在寻找自己内在的保护。
也是在那次,因为有了这些感受,我一直在追问我这个伙伴。我很直接的问他,我说你对我做了什么?北京的这个伙伴说真没什么,他说坦白的告诉我,你是我找的第一个访谈对象。他说我因为曾经听到过你退学的这个经历,他说,我觉得你有挺多故事的。从你的职业规划应该能够给到一些启发,所以说你是我找的第一个访谈对象。嗯我有点不死心,我再问他,我说你问我的那些问题,我觉得背后一定有讲究,然后他也告诉我,他说其实并没有。
他说其实他是在访谈我的前一天,突然想应该要准备一些问题提纲,否则万一访谈当中冷场的话不太好。所以他说他是在匆忙的情况下想到了,所以列了几个问题,变成一个提纲。但是我觉得不可思议,我就一再的追问,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否则我这么深的发现或者说像被开启的这种感觉,我觉得一定是有原因的。然后这个伙伴跟我说,他有点不太确定。他说,他几年前学过叙事心理学,不知道会不会跟这个有关。
所以那次是我第一次听到叙事心理学这样的一个描述。然后我从我自己的这些故事开始。我觉得这十几个故事,就像我自己的种子故事一样。我开始慢慢的去养成一个习惯。常常会去回看自己的经历。然后一旦发现自己曾经有一个事情,我就会去把这个故事的名字记下来。然后会记下这个故事的一些主要的一些点,既有时间维度,又有空间维度的。这样一个画面里面,我用一个Excel的表把它装起来。然后,同时我就发狂的开始去了解故事。当时我喜欢在亚马逊上买书,所以我在买亚马逊上就去收。只要跟故事和叙事有关的书,我全都买回来。然后看了很多。我发现,好像一下子看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世界。我以往其实是一个挺喜欢讲求这种干货知识方法论框架。对,我是一个,我觉得属于咨询顾问那样的一种思考习惯,特别喜欢,讲究逻辑啊,理论啊,这样的一个人。
但是在喜欢上故事之后,我发现以往的那些高大上的这个理论,其实,它似乎都能归纳成一些很简单的话。但是恰恰是故事那么一件原来简单到都觉得会忽略了一件事情,他其实那么有深度,那么有内涵。所以顺着故事,我看到了学习心理学背后的存在主义,看到了人本,后人本,后现代很多的底层的东西完全跟我们东方很多道家佛家的东西,它都是会通的,我真的非常的感叹,故事的这种深层能量。
我在这个两三年当中,我觉得喜欢上故事以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头脑里面会有两个画面一直会长长的出现:一个就是刚才讲到的河流大江大河;还有一个就是树。大家想象一下那个年轮。我看到年轮,会有一种特别的感慨。我觉得故事就像年轮的中心,就像我们生活的中心。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个本来的一种生长的样子。但是我们的头脑会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做一些,表达甚至到后来我们追求效率,要去复制。我们慢慢的就越来越抽象。去萃取出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东西,把它变成了那种理论,那种概念化的,它越来越离开那个中心。它慢慢的离我们原本的地方越来越远。后来,我们自己都搞不清这些理论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后来会被那些看上去很生涩,很难理解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觉得很正规,很震撼,很权威。慢慢的已经忘了从哪里来,所以然,然后甚至会觉得用那样的方式沟通会更高效,慢慢地甚至会被它裹挟,我觉得到后来会甚至会有一种作茧自缚的感觉。
我印象特别深的两年前参加一次哲学大会,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我遇到好几位参会者。他们相互打招呼的这个方式,让我感觉都已经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我也不想去做过多的评判,但是那种感觉,我似乎觉得大家好像都已经戴着很厚重的面具。大家向是工具和工具之间交流,已经离那个哲学的那个本身越来越远。其实这些就是爱好智慧爱好智慧的人,他的本意就是如此。
所以我喜欢上故事之后,我发现它是我们每个人天然就会的能力,而且我们喜欢听故事的这种兴趣也是与生俱来的。它就像我们身体内在的一种原理。我特别喜欢,我们不需要去借助一些工具就可以去认识自己。我觉得故事就是这样一个我们用我们自己本身就有的能力。就可以去深入的去探索自己。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故事实在是一个太奇妙的,我甚至可以用法门来形容它。
当我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当我们带着一份觉察。其实那个最重要的听众是我们自己,就像我此刻在做的这个事情。即便是同一个故事,我在不同的时间讲,在对不同的人讲的时候,我可能选择讲述的方式会不太一样。在这个不同的讲述方式的背后,其实他是我内在的很多东西的投射。顺着这个,我可以看到很多更深的地方。尤其在讲故事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就是因为故事都是在我们身上发生过的事情,所以在讲故事的时候,讲的都是我们自己具备的已有的东西。
我有一种讲故事在感受到扎根的感觉。会有一种特别踏实的,深深地扎在土壤里面的这种感觉,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根再往更深的地方再探。但是以往的自己,我会想,我的心思一直是放在外面。就像刚才说,大家想象一下那棵树的样子。我们看到的只是土壤外面的部分。我们平时的关注的这个重心也都在。他看得见的树干和它的树枝树叶。我们拼命的希望自己长高。长大开花结果,这是我们特别希望见到的。
但是当我们没有关注到我们内在的时候,我们的那个根可能在萎缩。甚至我们自己也在无形的用我们的手拽着这棵树,在做拔苗助长一样的动作,拼命的想向上踹,想让它变得更高,显得更高大。那事实上。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其实,它或许就像这个《教学勇气》当中说的这种分离感,我们会离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没有那种安全感。越来越有这种匮乏感。
如果一棵树,它的树干特别的大,树根却很小。在土壤里很浅,可以想象的是它经不起太多的风雨。它是随时可以到地或者折断。真正的一颗健康的树,它是平衡的,它的树冠跟他的树根是相似的。
我放了一张树的照片。难得找到一张树根也能够露出来的,虽然它是一张示意图。但是可以看到一棵健康的树,就是这样,它是平衡的,它是完整的。刚才讲我觉得故事其实是我们内在的原理。在讲故事的时候。你还会有一种涌动感,会让你看到自己对未来的一些渴望。它会升发出一种愿力。所以我常常说,那个故事是让我们通过我们自己的原力去处,发出我们自己的愿力。所以原力和愿力,其实就是故事和梦想。
我觉得刚才讲故事和梦想。其实一个向内,一个向外。相对,我觉得故事其实会帮我们做一个回归,让我们回到我们这个出发的地方,这是一条其实很长的路,就像很多人说回家的路很长。我们有些时候向外可能更容易,而且有些时候会上瘾。因为当我们用脑的时候,当他产生出一些成效,他会被赞赏。而这种赞赏会让我们会有很多的这种身份的认同,甚至我们到后来自己都不愿意舍弃。
而向内的路,我觉得有些时候会有点难。甚至在走到恐怖,恐惧的那个地方,他甚至会有点痛。所以,很容易会放弃,而且向内的路有些时候也不见得有很多人,也会经历一个人的孤单,也不见得有外人的激励。所以我有些时候,当我们向那有些难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停留在那边,所以我觉得教师勇气更新这样的一个群,能够让很多向内走的伙伴能够相互的激励,相互的理解和加持,特别的棒。
我刚才讲了一些关于故事的体会,讲了我自己的故事,以及这两三年我对故事的一些感受。最后的部分我想讲讲,就是跟《教学勇气》的一些联系。《教学勇气》真的是非常的棒的一本书。我看了两到三遍,三遍不到,但是其实我很少把书重读的,我觉得这本书当中“伟大事物”,大家一直在谈。在商业组织当中,其实它也有伟大事物。我个人的感受,他就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这个未来。
在商业组织当中,也有就是我们企业自己为中心,还是以客户为中心。还是以客户的未来为中心,也会有很多的讨论。那我想说的是,在这里也有一个共同体。我记得曾经有人用前育时代和后育时代来形容。我们现在的这个教育的一个概念,还有人用那个并育时代,是这样,但我自己想创造一个词,叫共育时代。
因为我觉得现在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孩子向老师和家长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家长老师向孩子学习,其实大家都在共同的再往前走。所以在这个当中,其实我们是共同面对的一个未来。我特别喜欢有一句话叫,没有共同的过去,就没有共同的未来。我觉得在故事上就是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共同的过去。并且在那里做深入的这个链接,然后一起去探讨共同的未来。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会结成共同体。
刚才还提到,就是关于恐惧的这个话题。我觉得这是我在这本书当中感触非常深的一个点。我自己也在18年,我觉得我在学习,跟自己的恐惧相处。包括也跟盲人接触,了解他们这个群体。我发现盲人是面对恐惧非常勇敢的人,他们远比我们正常人要更有勇气。所以我曾经有一个阶段也走到了感觉如何去跟恐惧相处的这样一个阶段。
分享一小段经历。有一个时期我发现,我突然觉得,好像我对李安拍的那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我觉得那次不是在那个大海当中那条小船上。那个男孩跟那只老虎,他是不是就像我们的内心?就像我们内在的一种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