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这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现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人们,主动或被动的行走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公路上,真正的感受到这个信息社会无处不充斥着科技。欲增强小学生的科技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必须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不断的耳濡目染,这就不得不对学生的科技教育进行有一定秩序的“熏陶”。 比如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里,课堂上要用上课件,展台,这些高科技设备一用上,可以避免满黑板的板书,还将延伸到一直粉笔不能企及的领域,将抽象生涩的内容具象化,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诚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好其中好的一面,规避不好的一面,或者说把不好的一面降到最低点,这才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的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高科技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我们如何在享受其利好的同时而又能规避好不利的一面,或者说我们能把控好科技而又不成为科技的奴隶,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而不是将其当成洪水猛兽,反而是还能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助一臂之力,如虎添翼,又何乐不为呢?
关键词:科技 科普 兴趣 思维 效率 创新
正文: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这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现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人们,主动或被动的行走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公路上,真正的感受到这个信息社会无处不充斥着科技。欲增强小学生的科技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必须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不断的耳濡目染,这就不得不对学生的科技教育进行有一定秩序的“熏陶”。
你瞧,高科技产生的地铁里,低头族们沉迷在各式各样充满科技魔力的手机里不能自拔,完全忘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也可以通过手机视频拉近和子女父母的距离。这岂不就是神话传说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现代社会的完美实现吗?科技真给我们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人们就这样被有形的网线和无形的网络信号连接在一起,真正是犹如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的村民。
与此同时,我们的小学生们自然绕不开科技的话题。且不说我们的各科教材里一直有科普知识的素材,现在许多作业,课堂直接就科技化了。
比如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里,课堂上要用上课件,展台,这些高科技设备一用上,可以避免满黑板的板书,还将延伸到一直粉笔不能企及的领域,将抽象生涩的内容具象化,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再比如,另一方面现在许多课外作业都电子化了。比如数学里的小勾作业,作业盒子,其他作业的资料查询,都离不开科技产物,手机或者电脑。
与此同时,许多父母也在担忧孩子会沉迷于这些个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世界里,耽误了学习,阻碍了成长。家长的担心确实可以理解,这样的案例也存在过。诚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好其中好的一面,规避不好的一面,或者说把不好的一面降到最低点,这才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的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高科技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我们如何在享受其利好的同时而又能规避好不利的一面,或者说我们能把控好科技而又不成为科技的奴隶,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而不是将其当成洪水猛兽,反而是还能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助一臂之力,如虎添翼,又何乐不为呢?
科普,拓宽学生的视界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在小学的各个科目的教材里,都有科普知识的渗透,比如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里,就有这样的一些素材。其中“我与大自然”一单元主题是,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建立与大自然的共存感,认识自然现象,学会和大自然的植物,动物和谐共处,共建我们生存的美好家园。
其中第一课是认识风,发现风的存在,了解风的功能,认识到不同级别的风。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在这个美丽的春天的大自然里找到了什么?学生们兴致勃勃七嘴八舌的说找到了发芽的树苗,找到了盛开的鲜花,蝴蝶和蜜蜂辛勤的采蜜,家里的小狗也活泼起来了,和爸爸妈妈还有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人们穿的衣服变少了……同学们的眼睛真亮,观察得细致入微。顺着学生的思路,我说我也把春天带来了,你们看。我把书当扇子扇扇,学生也跟着做动作,你们感受到什么呀,“有风”,学生答道。“风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愣住了,我接着问:“是从书里钻出来的吗?”学生笑,当然不是。此时,我顺势展示,老师手里拿了一个空的塑料口袋,在空中舞一下,做装东西的动作,再捏紧口袋,口袋一下鼓起来了,我问学生,口袋里什么都没有,怎么会鼓起来呢?“口袋里果真没有东西吗?”聪明的孩子说,有空气。为了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我们继续开展活动,我把口袋捏紧的同时,又挤压里面的空气,一股微弱的气流在脸庞拂过,这就是流动的空气。此时设问“空气与风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理解原来风就是运动的空气,学生恍然大悟,看到了一个个弄明白知识的春天般灿烂的笑脸。我想,此时科普教育的目的初步达到了。接着,学生在校园里找风,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飘动的窗帘,摇动的树枝,飘落的树叶……都有风的存在。最后,根据风速,学生知道了风分0-12个等级,虽然专业术语有点不好理解,但对学生进行了科普教育,初步知道了遇到大风预警,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渗透了安全教育,拓宽了学生的视界。
科普,增添学习的兴趣
现在的数学课堂上以情境引入开课已然成为常态:讲故事式的引入激发了学习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举生活实例式的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倍感亲切,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认识面积》一课的第一环节,初步感知面积时,我创设了如下的情境:同学们,大自然有许多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叶子,现在请同学把自己带来的一片叶子画在纸上。(学生画树叶的周长)再请你们用彩笔给这片叶子涂上颜色。(学生涂出树叶面积)
追问:刚才你们在画树叶和涂颜色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可能会说画叶子画的是叶子的边,是一条封闭的线,涂叶子涂的是叶子的里面,是叶子的表面。
画一画,涂一涂展现了操作的程序性知识,用语言描述过程便又体现了陈述性知识。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活动,建立面积的表象,并用语言陈述,从而落实学科性任务,并且学生对画一画,涂一涂感到有趣,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随着上课的深入,在进一步认识面积时,我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探密游戏。
这里有5个图形,智慧老人就藏在其中一个图形后面,想知道他藏在哪儿吗?老师给你一些提示,请听好:①它不在面积最大的图形里,去掉谁?②它不在面积最小的图里,去掉谁?提醒学生这是用观察的方法。③它不在圆里。④它在剩下的两个图形中面积较大的图形里,猜一猜它在哪里?此时观察法无法确定,在学生猜的基础上,自然会“逼”着学生去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学生会想到多种方法去验证,比如摆实物,摆图片,画格子等方式,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多元化,较好落实了创新性任务,大家在合作中学会了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与人有效地沟通,也体现了教育性原则。
科技,提高学习的效率
现在,借助科技平台,数学学科的小勾学习,作业盒子也应运而生,学生完成之后及时反馈,快的孩子几分钟完成,慢点的也在半个小时完成,有错的也能及时完成。学生自己掌握了学情,教师也能根据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看学生哪些方面掌握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还比较薄弱,更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高科技和传统教学真是相得益彰。在平时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充分用好展台,在具体操作中建立概念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途径。
在教学《面积》时,如果学生仅仅是背概念:“物体表面或者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图形的面积”,就期望学生能理解面积是什么会很困难,学生往往容易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同时存在于一个图形的概念混淆,因为在学生的眼里,周长也是有大小的,只不过是线条的大小,所以一句概念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概念本身的实质。尤其是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自己去判断到底是求面积还是周长,会混为一谈。所以在第一课时,要让学生建立在大量的“看(谁的面大面小)、摸(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涂(同一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实际操作之上,建立概念的表象。接着,我出示这样的题目让学生们思考:在长方形中这样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都变小了吗?(如图: )学生通过辨析,发现了周长没有变,面积变小了,进一步理解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这时教师再将儿歌告诉学生:“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进一步加深对面积和周长的理解。在学习了面积单位后,我让学生分别带了边长1厘米的小棒12根,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2个,让他们借助多媒体展台摆长方形,可以摆几种,并且列表的形式记录操作过程。在操作中,学生明白了12根1厘米的小棒摆的长方形中12根小棒总长原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摆的长方形中小正方形的大小之和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这种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活动过程的教学方法,正是体现了在教学方法上的有机渗透,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科技,改变思维的方式
科技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往往可以引领人们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身边的具体事物。
例如在学习完小数时,我给孩子们讲这样一个故事:“都是小数点惹的祸”。1967年,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昼夜的飞行,完成了任务,准备返航。但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准备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时,科马洛夫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打不开降落伞了。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救助措施都无济于事,经研究决定将实况向全国公民公布。在人生的最后两小时,科马洛夫没有沉浸悲伤和绝望中,而是十分从容地用了大部分时间向上级汇报工作,然后再向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作最后的诀别。他对泣不成声的12岁的女儿说:“爸爸就要走了,告诉爸爸你长大了干什么?”“像爸爸一样,当宇航员!”“你真好!可我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 。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的疏忽’。同学们,记住它吧!”7分钟后,轰隆一声爆炸,整个苏联一片寂静, 人们纷纷走向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方向默默地哀悼 ……听完了这个故事,孩子们也陷入了沉思,我想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乃至工作中会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这个故事,对我和学生们都是一个极好的教育例子,落实了教育性任务,培养了思维的严谨性,改变我们思维的方式。
科技,激发创新的意识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既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去刺激、鼓励和指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又应视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和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来决定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去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它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我们要勇于进取,善于探索,扬利除弊。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是多媒体教学的根本所在。
总之,只有把多媒体技术正确的、科学的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才有利于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学重点和难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使它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作用,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么看来,科普,科技也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不可企及的目标,他们就伴随在我们平时的扎扎实实的工作和学习中,只要我们用心对待,科普教育,科技产物也就如影随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